当前位置:

湘潭真有“十九总” 出土清代石碑透出“历史秘密”

来源:红网 作者:王超 编辑:刘飞越 实习生 熊璨 2015-05-14 09:45:50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13日,挖出的石碑临时放置在潭宝汽车站附近。记者 陈旭东 摄)

(碑文清晰可见。记者 陈旭东 摄)

  □上面记载了窑湾一带码头管理、物流分工,以及十八总和十九总的分界点等信息
  
  □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它从侧面反映出了清代湘潭商贾经济的繁荣
  
  红网湘潭站5月14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王超)“千年十八总,传世金湘潭”。在湘潭,说起十八总,几乎是家喻户晓。然而,提到十九总、木鱼山、好汉坡等地名,大家可能就不知所云了。
  
  5月11日上午9点30分,两名建筑工人在雨湖区唐兴桥附近的工地内挖出一块长约1.8米、宽近0.6米、厚0.18米的古碑。古碑上除清楚记载了300多年前码头管理、物流分工等信息外,还详细陈述了十八总和十九总的分界点等信息。当地不少居民认为,这块古碑的出土,有望为“千年金湘潭”作更为精彩的诠释。
  
  古碑重达800斤,工人师傅挖了两天
  
  5月11日早上7点多,还在和工友一起吃早餐的谭力红,突然接到包工头打来的电话。
  
  “等会叫几个力气大点的师傅去唐兴桥边挖个东西。”包工头草草的一席话,听得谭力红有些糊涂。“是什么东西要派几个力气大的师傅去挖咯?”他暗自嘀咕着。
  
  9点刚过,谭力红便扛着锄头早早地来到约定地点。可环顾四周后,他并未在附近找出个所以然来。10分钟后,同行的工友和包工头陆续到达现场。在包工头的指引下,他们扛着工具来到唐兴桥桥头边一处长满青苔的墙角下。
  
  “你们看,这里露出了‘嘉庆十’三个字。”包工头指着墙角一处只露出角边的石头告诉谭力红,眼前的这块石头极有可能是个文物。
  
  来不及多想,谭力红和工友就在大家的见证下,小心翼翼地展开挖掘工作。也许是“护宝”心切,他们每挖一下便会停下来一次,确认锄头没有伤害“宝贝”后再继续往深处挖。就这样挖挖停停循环往复,直到第二天上午10点,掩藏在地底下的“宝贝”才露出了全部真容。
  
  石碑上记录了300多年前码头管理等内容
  
  “哇塞,好家伙!”如包工头猜测的那样,这块重达400公斤的麻石石碑,长约1.8米,宽、厚分别为0.6米和0.18米。
  
  为了保证古石碑的完整度,大家放弃了快捷、省力的机械挖掘,用最原始的方式——抬!参与挖掘的汨罗人龙师傅13日向我们透露说,由于古石碑太重,他们前后派了四个壮汉、花了两个小时才将它从两米的深坑中抬出来。
  
  “等我们把它从地里抬出来后,顷刻间电闪雷鸣。”龙师傅说,不期而至的大雨将附着在古石碑上的泥垢一扫而净。透过光滑的石碑表面,100多个古汉字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经过仔细辨识,他们发现,古石碑上不仅清楚记录了300多年前窑湾一带码头管理、物流分工等信息,还详细划定了十八总与十九总的界限范围。期间,古碑上还出现了筷子巷、好汉坡、木鱼山、窑湾码头、叶家码头等字样。
  
  很快,“窑湾出土了一块清代古石碑”的消息便在网络上传开。一时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市民齐聚挖掘现场,争相要目睹古石碑真容。出于安全考虑,施工方决定暂时将古石碑放入仓库保存,等工程建设完工后再做妥善处置。
  
  文史专家:碑文内容符合历史史实
  
  5月13日下午,在谭力红的帮助下,我们目睹了古石碑的真容。只见石碑开头写到:“绿因十九总、十八总筷子巷两埠码头素相争论,界此劝释合约议定嗣后两埠挑运货物立碑定界……及李大声在下边港口起运谷米筷子巷并无……一概仍属筷子巷码头搬挑。自此两埠合议刻碑永垂不朽……嘉庆十三年孟夏立同治八年季夏重刊。”
  
  当天,就石碑内容及价值大小等问题,我们专程请教了市文史专家何歌劲和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
  
  何歌劲告诉我们,关于“十九总”,不仅老版湘潭地方志地图中有明确标识,望衡亭碑记中也有过提及。据考证,十九总的地域范围是从陶公山一直延伸到窑湾尽头。史上将其分为上十九总、中十九总和下十九总。
  
  “后来随着街道的延伸,加之人们言语习惯的改变,‘十九总’这个称呼就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何歌劲表示,从碑文内容看,其记述符合历史事实。
  
  与此同时,市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仅从碑文内容来看,它的出土不但可以为研究清代湘潭的商业经济史提供有力素材,其记录的窑湾码头分布情况和物流分工等信息,也从一定侧面反映出了清代湘潭商贾经济之繁荣。近期,他们将组织专家对这块古石碑做进一步的考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