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抗战名城巡礼】两岸媒体探访芷江受降园(图)

来源:红网 作者:李长宏 陈美淇 编辑:何冰 2015-06-28 22:35:34
时刻新闻
—分享—

抗战受降纪念坊,被称为“中国凯旋门”。

(抗战受降纪念坊,被称为“中国凯旋门”。)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

芷江受降园风光。

(芷江受降园风光。)

  红网怀化6月28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李长宏 陈美淇 摄影报道)“湖南抗战名城巡礼”联合采访活动经过连续5天的紧张行程,两岸媒体于6月27日下午抵达此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抗日战争的终结地——芷江,探访了标志着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芷江受降园。
  
  联合采访团的车队刚一进入芷江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速公路旁一个巨型广告牌上的标语:芷江,一个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地方。
  
  1945年8月21日,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洽降会议在芷江举行。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芷江与中国代表经过近52小时商谈,确定了侵华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分布图,并在投降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自此,芷江作为日本向中国乞降地而名扬于世。也标志着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1946年,国民政府在受降地点芷江七里桥修建“芷江洽降纪念坊”,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二战胜利纪念标志建筑——被称为“中国凯旋门”。纪念坊以白石砌成,四柱三门,造型像一个“血”字。坊上嵌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孙科等军政要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坊记》206字铭文。坊上铭文的文采、对仗、用典有着耐人寻味的赏析价值。
  
  以纪念坊为核心打造的受降园内另两个重要景点分别是受降旧址和抗战胜利纪念馆。受降旧址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等三栋木结构平房组成。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属原物。抗战胜利纪念馆则是199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而修建,馆内设有三个大型展厅,分别为“八年抗战”、“中国受降”和“毋忘历史”。馆内展出大量二战文物、照片、图表、电文、兵器等珍贵文物,被誉为“抗日历史博物馆”。
  
  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选择芷江作为抗战胜利的首个受降地,与芷江乃至湖南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密切相关。芷江作为“前线中的后方,后方中的前线”,拱卫着陪都重庆,拥有盟军在远东地区的第二大机场;湘西会战(日方称之为芷江作战)也让日军遭受了侵华战争中的最大失利,是整个抗战的战略转折点。同时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全省牵制了日军侵华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也集中在湖南抵抗。因此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上将曾说:湖南省战时对国家贡献居全国之冠!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的秉性也让日本侵略者见识到了中华民族面临危亡时的刚强与血性、坚韧与担当。这也正是抗日战争相持在湖南、反攻在湖南、胜利在湖南的根本原因!
  
  由湖南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办的“湖南抗战名城巡礼”暨第十二届两岸媒体来湘联合采访活动在5天的时间内,先后奔赴长沙、益阳、常德、衡阳、怀化等地,探访了抗战期间在湖南展开的几次重要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旧址,深刻地认识到湖南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了湖南人民为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做出的重要贡献。

[NextPage]

1945年12月26日,新四军接受盘踞高邮的日军第九十旅团投降。

(1945年12月26日,新四军接受盘踞高邮的日军第九十旅团投降。)

悬挂着白旗的降车在芷江机场等候日军投降代表的飞机。

(悬挂着白旗的降车在芷江机场等候日军投降代表的飞机。)

侵华日军降书。

(侵华日军降书。)

中国战区各区受降主官分配表。

(中国战区各区受降主官分配表。)

受降典礼会场内景。

(受降典礼会场内景。)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内景。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内景。)

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办公室内景。

(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办公室内景。)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