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家中不用水时,水表盘的指针仍然微微转动,说明有水管存在滴漏,若不及时查漏,日积月累下去将是一笔不小的水费支出。计量是什么?是计算与测量吗?生活中其实处处都与计量有关,它像一张无形的网隐藏在身边。5月20日是第17个世界计量日,红网与湖南省质监局联合推出“2016年世界计量日”系列报道,介绍生活中的计量小知识和生产中的计量大学问。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颂辉 通讯员 王诚 长沙报道
计量,古时候被称为度量衡,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在一些常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
“度”与计量
退避三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对人采取让步和回避的态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语出自屈原的《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在度量衡上尺要大于寸,尺比寸长;但若是尺跟里比,自然就显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寸跟毫厘比,那自然也就显得长了。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尺有所短说明再厉害的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寸有所长则是提醒人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不能因为有短处而妄自菲薄。
“量”与计量
才高八斗:南朝时期文学家谢灵运曾夸赞曹子建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一石合十斗。这个成语旧时常用于对才华横溢者的赞美。
“衡”与计量
斤斤计较: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一首赞扬武王和成康之治的诗,意思是“从成康时代起,拥有天下占四方,英明善察好眼光”,这里的“斤斤”形容明察。
虽然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但无论从原始释义还是计量角度看,“斤斤计较”无疑有其正面含义,强调做事要严谨、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