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朱建纲探望罗娭毑:你的勤劳,收获爱和良善

来源:红网 作者:张树波 编辑:王娉娉 2016-08-03 11:50:2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建纲看望罗娭毑,称赞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8月2日,收到《潇湘晨报》读者的爱心捐款后,东塘卖报老人罗娭毑笑了,这些天来,她感受到了全社会给予的爱心与支持。 组图/记者 陈正 实习生 陈日雯

潇湘晨报总编辑伍洪涛将爱心读者和网友通过“晨报摄影部”微信公众号打赏等方式募集的善款54315.58元交到了罗娭毑手中。

罗娭毑在爱心捐款的收据上签字,并感谢各位爱心读者和网友。

  红网长沙8月3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张树波 实习生 张朝昕 李阳)8月2日上午8点半,在长沙市涂新社区罗娭毑家,两个儿子光着膀子躺在床上,空调嗡嗡作响,罗娭毑正催促两个儿子起床。床边的地上,摆放着爱心人士送来的西瓜、黄桃、米等生活物资。

  当天上午,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建纲一行人来到罗娭毑家中,探望老人和她两个患病儿子。

  得知老人坚持卖报20余年,中途还要折返回家给儿子做饭,朱建纲一再嘱咐老人要注意身体。随后,他详细询问了老人的情况和两个患病儿子的状况。

  朱建纲送给老人一把“全民阅读伞”。他表示,送伞给老人没有其他目的,就想着老人在卖报的过程中能够给她遮风挡雨。朱建纲说,读报也是全民阅读的一部分,“全民阅读”关键在两个字,一是全,就是在阅读方面别留死角。第二是读,号召大家都来一起读书读报。

  朱建纲表示,老人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这恰恰体现了中华民族女性勤劳、坚毅、不被困难所压倒的精神。

  “老人的行动感动了我。”朱建纲说,得知老人坚持卖报20余年的事后,他也发动自己的亲友,为老人献上了一份爱心。老人给读者提供了方便,用她的微薄之力,为文化传播做了贡献,也让大家多读报、多读书。读者为老人捐款,恰恰反映了一种社会正能量。由于老人的勤劳,她在卖报的过程中也感受到社会的爱和良善。

  朱建纲说,社会对老人有救助,老人自己也在努力,她不依赖救助,依然坚持每天出去卖报,这恰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就是要鼓励诚实劳动,通过劳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报仍是获取新闻重要方式

  探望完罗娭毑一家后,朱建纲表示,《潇湘晨报》这张报纸15岁了,能够成为湖南异军突起的一张平面媒体,得到了广大读者长期支持和关爱。潇湘晨报所创造的影响力,在湖南报业史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人们获知新闻可以读报读屏,读报仍然是获取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朱建纲说,如今网络媒体正在以其便利、快捷的优势发展,但平面媒体并不会像某些西方媒体所说,在某年某月完全消失,“平面媒体也是读者获知新闻的一种渠道和方式。”

  朱建纲说,一方面平面媒体可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把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拥有更多的读者。同时,平面媒体也不要灰心,平面媒体有没有人看,关键两条,“要有更好的内容,也要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他表示,报纸拥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人们在感受纸张文化的同时,积极性也会提升。西方互联网那么发达,有些平面媒体以它独树一帜的视觉效果,依然占据很大市场。

  朱建纲表示,现在拥有了先进的燃料和厨具,但人们依旧怀念柴火饭,平面媒体也是同样的道理,读者渴望一张好报纸,所以要把内容做好,同时在视觉方面又有很好的突破,更高的追求,“办得好的平面媒体一定有很好的前途”。

  《潇湘晨报》读者捐赠5万余元善款,送到老人手中

  79岁罗娭毑独自照顾两个精神病儿子,在东塘坚持卖报20余年的事迹,经《潇湘晨报》报道后,诸多爱心人士捐款,短短一天内,捐款达5万余元。

  8月2日上午,潇湘晨报总编辑伍洪涛将读者捐赠的5万余元现金转交到老人手中,罗娭毑接过爱心捐款,连连道谢。

  伍洪涛表示,《潇湘晨报》广大读者看到老人的事迹,他们都很敬佩,很多人都是看过老人卖的报纸的读者,“这笔善款,老人可以用来给儿子看病”。

  “我们更有责任要把这张报纸做好。”伍洪涛表示,我们特别注意零售环节,每周都会到各零售点了解情况,因为零售是读者喜不喜欢这张报纸的“晴雨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