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忧居”到“优居”:8元廉租下的长沙危房新生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朱丽萍 陈杰 编辑:陈星晓 2025-07-03 18:14:39
时刻新闻
—分享—

6666_副本.jpg

拆除重建后的长沙市枫林小区6号栋。

00_副本.jpg

枫林小区6号栋新居交付仪式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朱丽萍 摄影 陈杰 长沙报道

6月下旬,在长沙市开福区华夏路社区枫林小区6号栋新居交付仪式现场,6号栋19户居民和街坊围坐在一起,共庆这个喜庆的日子。

“还记得三年前,我们6号栋被鉴定为危房时,那段日子,大家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台上枫林小区6栋居民代表王秋林激动地发言,台下居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枫林小区6号栋建于1968年,原属于湖南粮食集团资产,是一栋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楼。

2018年,经过“三供一业”改造后,枫林小区6号栋移交到了地方政府管理。3年后,2021年经过专业机构鉴定,枫林小区6号栋因砖木结构老化,被鉴定为D级危房。华夏路社区党委书记任为介绍:“长沙市开福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新河街道和我们华夏路社区于2022年组织19户居民全部进行搬离。随后,开福区城市人居环境局牵头,联合住建等多个部门,以‘一事一议’机制突破重建瓶颈,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拆除重建工程

9_副本.jpg

枫林小区6号栋居民和街坊们一起包饺子。

和面、调馅、擀面皮……当天,新居交付仪式结束后,一场热闹的乔迁宴在枫林小区6号栋举行,19户居民和街坊们一起开心地包饺子,共同庆祝乔迁之喜。

对于枫林小区6号栋的19户居民来说,这一天是个特别的日子,这栋新建好的米黄色3层小楼,就像一抹温暖的阳光,照进了他们心里。

危房“蜕变”:三年重建之路

0_副本.jpg

拆除重建前的枫林小区6号栋。华夏路社区供图

4_副本.jpg

拆除重建后的枫林小区6号栋内景。

从曾经斑驳的红砖筒子楼到如今窗明几净、独立厨房与卫生间的3层小楼,枫林小区6号栋实现了华丽蜕变。

危房变新房, 如何建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在重建过程中,枫林小区6号栋成立了居民议事会,19户居民全程参与到了设计、方案审定、施工监督和选房的分配上来。

任为介绍:“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协商平台,也是为了和居民更好地沟通。”居民议事会成立后,社区多次组织居民召开意见征集会,对过渡期的安置、重建、租金的收取标准、后续房屋的管理修缮等问题进行协商。

“从房屋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最后的选房分配,这栋楼房的建设,每一步都听取了我们的意见。”居民曾光荣感慨地说,“政府各部门真的把实事办到了我们‘心坎上’。

从居民搬离到拆除建设,历经3年时间,今年1月,枫林小区6号栋终于在原址上完成重建与验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19户居民回家。

居民心声:新居里的幸福生活

目前,枫林小区6号栋已有两户在进行装修。在任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6号栋二楼尽头的其中一户居民家中。

6_副本.jpg

居民陈世鑫、曾光荣两兄弟把福字挂在了新房墙上。

开门的是居民陈世鑫、曾光荣两兄弟。走进屋内,记者看到,在门对面的墙上,一个手写的福字挂件十分醒目。陈世鑫笑着说,这正是刚才新居交付仪式现场,他上台领到的挂件,正好应了一个好彩头——开门迎福。

陈世鑫说,他的父亲是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的员工,当时单位福利分房,父亲分到了这栋一楼的一户房屋,他2岁时就跟着父亲住在这里了。

在陈世鑫的记忆中,以前小时候跟着父亲住的房屋是南北间,中间一条走廊,串起8~9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自家的房屋被走廊隔开,左边一个房间10平方米,右边一个房间8平方米。“原来我们的房屋仅33平方米,如今房屋扩大了10多平方米,有40多平方米了。”

88_副本.jpg

如今的枫林小区6号栋,楼内每户居民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厨房。

记者在陈世鑫家中看到,进门墙体背后是一排柜子;站在卧室里,透过淡蓝色的玻璃窗,可以清楚地看到楼下的风景;靠东边是独立卫生间和厨房,整个房间虽不大,但很温馨。

“我们家是这栋楼里最早装修的,今天下午煤气开通后,就和妻子搬进来入住了。”陈世鑫感慨地说,自己今年70岁了,没想到如今60多年过去了,还能在原址上住上新房,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8元廉租:民生算术题的创新解法

租金没涨多少,但房屋却扩大了10多平方米,这是如今枫林小区6号栋居民们最直观的感受。

任为介绍,由于枫林小区6号栋原产权单位的灭失,这栋楼在拆除重建、租用入住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尊重历史的原因,解决居民实际困难这样一种方式。“我们参照了公租房的形式,让居民进行回租。”一般长沙市本级公租房租金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6~12元,根据6号栋的具体情况,政府选择了中间值8元,以补贴的形式回租给6号栋的居民们。

这道民生算术题的创新解法也感染着6号栋的居民们。在新房里,陈世鑫算起了一笔账,现在每月每平方米租金为8元,40多平方米,一个月租金是300多元。“我们几代人都住在这里,现在虽然比之前一个月的租金高了一些,但房屋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居民们对这样的租金还是觉得挺合理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从“忧居”变“优居”,这一城市更新样本,实现了让居民生活更“新”。

77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枫林小区6号栋居民提着社区发放的米和油回家。

长沙市开福区城市人居环境局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管理科王拓介绍,枫林小区6栋危房改造项目是开福区推动城市更新政策落地的典型案例,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产权、资金等问题。“在开福区政府的多次调度协调下,我们结合枫林小区6号栋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出具了‘一栋一策’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按照政策要求申领了中央省市区各级奖补资金支持。”如今,长沙市开福区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屋改造、农安房公共提升等方式,正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落实见效。

从枫林小区6号栋二楼走下来时,记者在楼梯间遇到了许多居民提着社区发放的米和油回家。当记者问到他们当下的心情如何时,他们笑着说,“搬出去3年,危房变新房,今天,我们又回家了”。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朱丽萍 陈杰

编辑:陈星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1/95/150978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