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吴简图书计划3年内全部出版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杨杨 赵毅旻 编辑:陈佳婕 2016-08-27 14:46:59
时刻新闻
—分享—

“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李鄂权作主题报告。

  红网长沙8月2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摄影 杨杨 赵毅旻)今天上午,“纪念走马楼三国吴简发现二十周年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李鄂权作《走马楼吴简发现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

  保护与整理:吴简图书十一卷计划3年内全部出版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于1996年10月在长沙五一广场走马楼街一个编号为J22的古井中出土,迄今已经历了二十个春秋。

  2004年4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实施《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总体方案》,走马楼吴简的保护与整理项目正式全面启动。长沙简牍博物馆与荆州文保中心共同合作,完成了所有走马楼吴简的揭剥、清洗、脱色、拍照、脱水、修复及入库工作。李鄂权介绍,“目前共清理简牍14万枚,其中计入总账编号并整理出版的有字简为76000余枚,仅存字痕的残简20000余枚,无字简牍4万余枚。”

  为了使吴简能够高质量地尽快出版,长沙简牍博物馆摈弃那种由发掘单位长期滞留重要考古资料的做法,秉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和北京著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历史学、简牍学专家合作,共同整理简牍释文。李鄂权说,“我们计划整理出版吴简图书十一卷、三十二册,将近八万幅图版,约三百万字。目前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了七卷、二十册,剩下的预计3年内全部出版。”

  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严谨合理的科学管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保护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专家们的一致认可。2015年11月,湖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进行了结项验收。

  研究与成绩:吴简研究成果斐然,学术队伍不断扩大

  走马楼吴简保护与整理工作的稳步推进为研究工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吴简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术队伍不断扩大。李鄂权称,吴简研究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步探讨阶段(1996~1999年)、稳步发展阶段(1999~2007年)、综合研究阶段(2007~2016年)。

  初步探讨阶段参与探讨的主要是吴简整理者与个别专家学者,如宋少华、李均明、胡平生、王素、罗新、黎石生等。他们对吴简中某些重大问题如简牍定名、佃田制度、法律制度、书法价值等给予了关注。

  1999年日本关尾史郎发起成立了“长沙吴简研究会”,2000年罗新发起成立了“北京吴简研讨班”,开组建学术团体研究吴简的先河,吴简研究迎来了一个稳步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随着中日吴简研究交流频繁,吴简研究朝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吴简复原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发表的吴简文章已达600多篇。此外,还编辑出版多部论文集,如“北京吴简研讨班”联合长沙简牍博物馆等单位编辑出版了《吴简研究》第1至3辑;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撰出版了《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创新与展望:湖南出土简牍研究方兴未艾

  回顾吴简研究二十年,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如传统二重证据法的运用。李鄂权说,走马楼吴简是地下之新学问,对于纸上之材料,首先是具有填补空阙的重要作用;再如文书学的集成研究方法。走马楼吴简中的大部分也是簿籍类简牍,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簿籍类简牍进行历史研究,就必须使用文书学集成研究方法。此外,李鄂权补充说,“吴简研究最值得一提的新方法,无疑是重视考古学信息,利用揭剥图对吴简中的簿籍类简牍进行复原研究。”

  近年的吴简研究,通过整合创新,开拓了新的视野,呈现了新的机遇。第一,走马楼吴简公布的新材料,将引发对旧问题新一轮的探讨。新材料与旧问题也必将再次引领学术新潮流。

  第二,走马楼吴简原本编联成册,由于种种原因,编绳均已散断,复原工作将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第三,走马楼吴简出土于长沙,不仅具有自身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湖南的地域特色。李鄂权介绍,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已经形成完整序列,除了走马楼吴简和具有完整序列的益阳兔子山简牍,还有慈利楚简、长沙仰天湖楚简、里耶秦简、长沙走马楼西汉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郴州吴简和晋简等。李鄂权称:“这些简牍内容彼此相关,对它们开展综合研究,可以从区域史的角度,探讨楚秦两汉吴晋时期湖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