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文化遗产应拥有自己的尊严
长沙晚报记者 唐朝昭
“长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汉王陵国家考古遗址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5个月踏遍故宫内全部万间房,清理无关商业机构,办公部门退出红墙,向地上垃圾、屋顶杂草宣战——单霁翔,这位曾以“爱捡烟头”著称的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昨日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谈起了他对长沙历史文化保护的记忆。
1 近600岁的故宫成新一代“网红”
将近600岁的故宫如今正已更加开放的面貌呈现在游客面前。据单霁翔介绍,目前,故宫博物院文物总数超过180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就超过168万件,而每年的展出数量不到藏品总量的0.5%。随着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的不断扩大,文物整理和修缮工作的推进,不少精品的展览陆续呈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
不仅是藏品、古建筑开放度更高,故宫对外的形象也更加多元,甚至成了年轻人心目中的新一代“网红”。不论是朝珠耳机等八千余种文创周边产品,还是数字故宫、每日故宫APP,抑或是在不久前刷爆微信朋友圈的《穿越千年来看你》H5页面,曾经的紫禁城“玩转”新媒体也是信手拈来,最近更是开始运用VR(虚拟现实)制作起了宣传短片。
2 开放比限制更能保护好文化遗产
故宫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是否不利于文物保护?对于如何平衡当下文化遗产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单霁翔认为,比起闲置、封闭,正常开放和使用会给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带来更好的保护。“一旦开放就必定会有精心维护,文物更能保持健康状态。”单霁翔说。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有其生命历程与责任,单霁翔说,新时期文化遗产都应拥有自己的“尊严”。“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留到今天,应该继续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获得更多人喜欢、保护和关注,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
单霁翔特别提到了汉长沙国王陵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这些群众喜欢、能融入城市生活、能突出文化面貌的文化遗址潜力非常大,建设维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3 曾见证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建设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是长沙提出的城市建设目标,而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有文化的城市应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面向未来的文化理想,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是文化的记忆。”单霁翔在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曾多次来到长沙调研文物保护工作,也是望城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见证者。
“这些年长沙不但进行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同时注重保护自己历史传统文化,使得古迹文化相映成辉,我们经常从长沙文物工作者的成果中受到鼓励。”如今再次来到长沙,他感慨于长沙对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努力:“长沙在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上能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建设中,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人物名片
单霁翔,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获工学博士学位。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被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福布斯奖”。在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期间,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撰写出版了《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文化遗产·思行文丛》《平安故宫·思行文丛·壬辰集》等十余部专著,并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朝昭
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