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坌村变身记:昔日荒山变生态绿园

来源:红网 作者:沈梦艳 编辑:刘飞越 2016-11-14 10:23:48
时刻新闻
—分享—

航拍新坌村。记者管一桦摄。

创享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发亮正在大棚里“照料”蔬菜。

在醇和种养专业合作社管理下的脐橙地。

 

  红网专题:新长征路上——红网大型网络扶贫系列活动全媒体报道

  相关链接:宜章新坌村:湘南小村焕生机 鹅肝远销海外成“抢手货”
       “第一书记”肖冰下乡记:热情并快乐地工作
       【扶贫日记】:强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评论:多效并举助推郴州新坌村脱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沈梦艳 郴州报道

  今年10月,在湖南省郴州市黄沙镇新坌村,初见李发亮时,他和员工正在大棚基地里忙着采摘甜瓜。

  李发亮是个商人,今年45岁,原在沿海从事鞭炮行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去年9月陪老婆回娘家,放弃沿海生意,倒转行做起了瓜果生意。这一切源于无意间看了大棚蔬果的规划图,“动了心。”

  规划图出自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要将这400多亩荒地打造成图中的观光休闲旅游胜地,李发亮满是信心。

  今年3月份开始动工开垦,李发亮成立了创享种养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4月已通好了水、电、路,并计划投入扶贫资金25万元助力建设。

  “你看,这一大片平坦的地不利用起来不可惜了吗?”边说着,李发亮边走进屋子,拿刀切开甜瓜给大伙吃。“这瓜个头虽小,但汁水饱满,清香宜人啊!”听着大伙的夸赞,李发亮满是点头,也有些不好意思。

  除了甜瓜,在李发亮已开垦利用的两百多亩土地425个大棚里,还种有麒麟瓜、哈密瓜、丝瓜、南瓜、黄瓜和白菜等蔬果。产业发展起来,自然就带动了附近贫困户就业,黄军女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的4月份,扶贫队长肖冰的一次上门拜访,43岁的黄军女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一天上八个小时班,负责种种菜除除草,也不累。”谈及生活的变化,黄军女笑着说,以往两小孩读书和生活开销只靠丈夫一人赚钱,还得照顾老人家,生活压力大,现在自己也能月入两千多元。“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的确是很大的帮助。”

  李发亮算了笔账,菜地每天的工人有20个,旺季则需要50多个人。“从3月开始,目前已经发了20多万元的工资。”

  什么时候回本李发亮并不担心,他说,现在自己掏腰包投入了300多万元,光是大棚建设就投入130多万元,今年预计纯收入能达到65万,“投入了就不用想那么多,我们这周边100多公里内没有育苗基地,我还打算找肖队长商量下,希望能圈上20亩。”

  今年2月,成金军的醇和种养专业合作社也成立了。

  “万事开头难,隔行如隔山,被肖队长‘忽悠过来’,现在就像在跑马拉松。”成金军坦言,自己从16岁开始出去打工赚钱,当上了老板也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一直以来有个梦想,就是要打造一个农场。恰逢好机会,肖冰引导他种植脐橙,把合作社的经营纳入全县特色产业规划中,并与贫困户相对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以前这里的一千多亩地都种上了桉树,这类树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但对土壤破坏性强。”肖冰介绍,为保护生态,去年冬天砍掉了一批,留下了一小批快成材的树,考虑到土壤品质和气候适合,加之市场前景好,其他地都种上了脐橙。

  回忆起以前的新坌村,黄沙镇党委书记邱志勇印象深刻,“这个村子以前水田种稻谷,旱田就种红薯,空有四千多亩荒山,唯一的产业可能就是零散的两百亩烤烟地。”他告诉记者,村子里以前生态差得很,每逢国庆节之后,森林防火防不胜防,救火都救不赢。

  目前,在成金军的农场里,还养有2000多只鸡,200多亩郁金香稻谷金灿灿惹人喜爱。昔日荒山变绿园,村子里更多的土地被充分利用,放眼望去,一派生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