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铁经幢解说词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李文涓 编辑:胡冲 2016-11-14 15:48:05
时刻新闻
—分享—

  在这绿树葱茏、碧水翠绿、曲桥凉亭、鸟语花香,处处体现着南方浓郁水乡特色的常德滨湖公园里,有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经幢。该经幢始建于常德德山乾明寺左侧,1979年搬迁到这里,日迎朝阳、夜伴蝉鸣,已近40个春秋。

  经幢:读音 jīng chuáng。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佛教艺术建筑。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玉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 随着印度佛教传入我国,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人们将佛经或佛像书写或绘画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了保持其经久不毁,后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所刻内容主要是以《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多,其次为《白伞盖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大吉祥大兴一切顺陀罗尼》、《金刚经》、《般若心经》、《弥勒上生经》、《父母恩重经》等,因此称为经幢。唐宋时期,建幢之风盛行,有的是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的是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中国经幢多为石质,铁铸较少。一般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等。密宗认为,经幢具有无上的法力,可以镇魔驱邪、护佑太平。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矗立于我们眼前的这座铁经幢为仿木建筑。它建在八方形基座上、基座高1.42米,边沿刻有云莲纹饰。幢身和幢顶用白口铁铸成,空心,下大上小,呈圆柱宝塔状,高4.33米,底部直径0.9米,净重1520.8公斤。幢身共20层,各层间用石灰粘结。第一层有八尊金刚力士浮雕像,双手弯曲作顶托状,好像整座铁经幢都是由这八位力士顶托而起。第二层上部有莲花状装饰纹;中部周围铸有十尊释迦牟尼像,披肩袒胸,合掌打座;下部有四龙四狮,形象逼真。第三层至第五层阴刻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162字),以及捐募人、铸造者及各州、府地方职官姓名等,字迹工整劲秀。第五层上部还有飞檐,八面挑角,甚为壮观。第六层有重复的莲花纹,中间铸有一圆形拱门,双扉紧闭。第七层铸有五个象征东西南北中的五方法轮。第八层和第十一层的上部有出檐,八面攒尖,每角有一圆形小孔,据说曾挂有铜铃,每当风起之时,这些小铜铃便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但现已不复存在。经幢一般为石质,而此经幢却用生铁铸成,在我国现存经幢中实属罕见。其结构精巧,浮雕装饰的人物和行兽栩栩如生。虽经千年风霜雨雪的侵蚀,仍保持黝黑、光亮。它标志着我国古代铸铁技术的高度发展,是目前我国保存较完整的铁经幢。为研究我国佛教历史、冶铁技艺和古建筑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重要的实物史料。1982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会好奇的问:这座佛教建筑物为何不在古香古色的佛教寺院内,却保存在一个景色宜人的公园里?它建于何时?为何人所建?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迁至这儿,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这么多年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解读它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常德府志记载,铁经幢是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武陵太守薛廷望奉旨修建。又据《常德文物志》考,该经幢始建于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63年)。它原建在离常德市城区10公里的德山孤峰岭下乾明寺内。乾明寺初名“德山精舍”,相传为鲁班所建。唐时又名“古德禅院”,是当时国内有名的禅院之一。寺院内有金刚塔、慧光塔、峋嵝塔、毗庐阁、八角亭、断桥、铁经幢、白龙井、乌龙井、钵盂泉等。殿宇巍峨,飞檐流碧,苍松掩翠,古桂盛开。唐代著名高僧德山宣鉴(公元782-865年)晚年在此住持、弘法,乾明寺一时海会云集,香火鼎盛,从学者众。

  德山宣鉴,简州(今四川简阳)人,少出家,习北禅,精究律学,以讲金刚经出名,因俗姓周,时称“周金刚”。早年因南方禅宗也以金刚经为教本,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且法度兴盛,宣鉴很是不服,遂出川挑战、斗法。宣鉴先到澧阳龙潭寺,后上宁乡大沩山,再回澧阳一呆就是30年,期间入临澧太浮山避难,最后在德山“古德禅院”——乾明寺栖止,落尘生根,直至终老。

  薛廷望,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卒年不详。史书上没有他的传记,由杜牧拟稿的朝廷敕书称赞他:“才学声华,膺丞相之选”。但是,他见于史料的事迹仅有两条,而且都和文化事业有关:一是大中六年(852),朝廷任命他为美原县尉兼任弘文馆修撰官,参与修撰《续会要》。大中七年(853),《续会要》书成,由弘文馆大学士、宰相崔铉上呈唐宣宗。二是咸通元年,他任朗州刺史,重修德山寺和善卷坛,坚请宣鉴禅师住持德山寺,并分僧守护善卷坛。

  薛廷望重修德山寺,命名为“古德禅院”,并请荆南节度使裴休题写。裴休题字的刻石,千百年中,随着德山寺的屡毁屡建,不知何时,堕于沟渠。清道光十四年(1834),才“于寺后沟中搜得”,道光二十一年(1841)“嵌于墙”。可惜今已不存。武陵名人胡焯,亲历其事,作《古德禅院刻石记》传世。他重修德山寺的事迹,后世主要见于僧传、灯录和地方志:《祖堂集》、《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和《嘉靖常德府志》、《嘉庆常德府志》、《同治武陵县志》等。

  历史几经沧桑,乾明寺多次被毁,以至片瓦无存。人们今天所见到的乾明寺是2001——2005年在多方人士的呼吁、支持下,才得筹款在原址上重建的仿唐建筑。唯有铁经幢虽经风雨依然巍峨屹立,成为乾明寺幸存的历史见证。然而,这件幸运儿亦多经磨难,险遭厄运。

  上个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弄得如火如荼,不少钢铁制品被丢进熊熊燃烧的熔炉中。这对于由生铁铸造而成的铁经幢来说,无疑是一次劫难。当时,铁经幢所在地建起了一家大型机械厂——七一机械厂,厂子里时常会堆放许多铁器,不少没多久就生锈了,有的还成了灰。而铁经幢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却仍旧没有锈蚀,在工人师傅们的心中,铁经幢不仅是一个佛教的神圣标志,还被当作工艺、技术上的一个奇迹来崇拜。当有人提出要将铁经幢砸碎也丢进熔炉熔炼时,工人师傅们不乐意了,不少年长的师傅说,这个东西有千年了,都没有锈蚀掉,我们干嘛要毁掉?正是有了当时机械厂师傅们的极力保护,铁经幢得以幸存。

  在这之后,我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时任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队副队长的戴亚东等人极力推荐和申报,铁经幢在1959年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然而不久,文革风生水起,造反派们打着“破四旧”的招牌,铁经幢再次面临劫难。在这场浩劫中,铁经幢附近的乾明寺被活生生拆掉烧毁,浓浓的大火就要烧到铁经幢了。在这关键时刻,七一机械厂的师傅们再次充当了它的保护神,文物考古专家也站出来,“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让铁经幢在劫难面前多了一份自我保护的机会。无情的火苗最终没有烧到它。“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首《江南春》正是对这些古刹寺院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就这样铁经幢孤苦伶仃,在这里独自守望了近20载。1979年,在常德市人民政府及相关文物部门的决策下,将铁经幢搬迁至常德滨湖公园。

  在历史千年的风烟中,铁经幢一直岿然耸立,然而,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它却遭受了一次重创。

  1979年初,铁经幢迁到滨湖公园,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游客吴孟君等10多人无视保护铁经幢的禁令告示,翻越保护栏杆,攀爬到铁经幢上照相。由于受压过重,铁经幢失去平衡而倒塌成12节,其中4节被摔成30余块。1980年,湖南省博物馆修复专家和当时的常德市红光机械厂专业人员研究配料与工艺进行了特殊焊接。严重破坏文物的吴孟君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赔偿修复费650元。

  尽管破坏者付出了代价,但是给文物造成的伤害却难以愈合。“以前,铁经幢的幢身节与节之间,用桐油、石灰等物来焊接,公母榫相衔,吻合严密。而后来尽管修复了,但是焊接处却容易锈蚀。就像一个人受伤了,尽管伤口愈合,但是留下的疤痕会很容易受到细菌的入侵”。曾参与铁经幢保护和搬迁的杨启乾老人至今深感心疼。

  往事悠悠,令人难忘。如今的乾明寺正以新的风姿迎接着络绎不绝、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和虔诚的朝拜者。而古老的铁经幢,依旧庄严肃穆伫立在公园湖岛中央,聆听着从四面八方前来休憩纳凉、嬉戏游玩的人们的脚步声、欢歌笑语声,续写着自己不朽的篇章。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