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相加到相融,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开启新征程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编辑:刘威成 2017-06-16 22:03:55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16日,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长沙报道

  “苏记者好,我们的杨梅熟了,大家都在等你。”接到新化县上梅镇毛家垅村村民伍光荣的电话,红网视听中心“90后”记者苏骥和王宇轩二话没说,背上GoPro高清摄像机和航拍机赶了过去。村民们都在等。

  同去的,还有红网多名记者。2天后,红网专题报道《新化杨梅来了》出炉。专题和新闻报道共获得1200余万次点击,长沙一大型超市一天就卖出了5000篮新化杨梅。媒体融合下的精准扶贫,让新化杨梅走出大山,开启涅槃之旅。

  这是红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耕湖南热土,跻身全国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第一方阵,成为新媒体发展一面旗帜,在融合创新中“网聚人心”的生动写照。

  6月16日,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正式揭牌成立。16年筚路蓝缕,红网人以创新创业的责任担当,打造一个富有湖南特质、更具红色底蕴、国内一流的新媒体集团。

  一切循着红网人的梦想大步前进:大地山川,我的那抹红,似家国挚爱,如磊落日月。

  牢记使命,坚守“那一抹红”

6月16日,长沙李家塘收费站正在播放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启航宣传片。

  红网红在哪里?

  “红网‘红’在高举旗帜、引领舆论的媒体责任上,‘红’在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上,‘红’在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上。”在6月16日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揭牌仪式上,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深情致辞,红网是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的传媒企业,更是党的新闻舆论阵地,必须首先牢记我们的党媒使命,确保以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立场与态度,坚定不移地把党的舆论阵地守好守住,进一步彰显党网姓党的红色旗帜。

  很多人在问,当初为什么要取名红网?

  这得从16年前说起,2001年,红网的创立者们靠借来的20万元,租下两间办公室,开始谋划“一件大事”。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人告诉他们红网该怎么走,但这并不妨碍红网创立者创业的激情和梦想。

  “湖南是一块红土地,红色文化策源地,血性的湖南人希望这个网站永远红火、向上。这些都成为网站取名红网的依据。”从有红网的第一天起,就在红网的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斌说。

  红网当之无愧这“一抹红色”。这些年来,红网先后推出了“湖南人的血性”“抵制艳照门”“感动中国小人物”“小康路上”“最后的胜利”“湖南向上”“回望出发的地方”等经典策划。其中,红网、时刻全媒体报道团赴法国,回望20世纪初在法国的红色岁月,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寻找蒙达尔纪与湖南“血脉相连”的故事,更是在“出发的地方”回望革命者的拳拳初心。

  融合传播,深耕“中央厨房”

2017年湖南省两会上,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正在对大会进行网络视频直播。网络直播高层级时政会议,现已成为常态。

2017年3月8日,红网推出的全国两会报道作品《沙画两会:进击的女代表》,用艺术的形式还原湖南代表团女代表讨论建议的场景。

  说到媒体融合,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今年4月,红网新媒体用户数共4150万,其中时刻新闻客户端用户1750万,PC700万,手机报800万,红网微博微信集群粉丝数达到900万。

  基于网站、微博微信、APP的发展,红网的新媒体融合有了坚强的基石。而融合之路上,远远不止这些。

  2017年1月13日,湖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红网采用VR技术“全景看会场”,网友纷纷惊叹如身临其境,体验了一把“当委员”的感觉。

  VR技术的运用只是红网“中央厨房”的一个小创新。在2016年的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红网、时刻新闻策划推出大型融合专题《弄潮潇湘》,通过全景直播、原声音频、H5、大数据图表等可视化、可听化新闻,让党代会的新闻宣传“活”了起来。特别是系列原声音频H5在“朋友圈”掀起“听”新闻、享受新闻大餐的热潮。

  在之后的湖南省两会报道上,红网、时刻新闻策划推出大型融合专题《新动能》,直播、智能大屏、VR、全景、手绘、H5、融媒体演播厅、微视频等“十八般武艺”轮流发力。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上的“沙画两会”风靡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跟进。

  “我们所生长的这个时代,融合与变革、创新与革命早已经成了行业的底色。中央厨房、媒体融合,不仅是物理上的位置搬家,思想和行动都要‘搬家’,实现真融合。”舒斌介绍,在“中央厨房”的“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生产链条中,“多种生成”是关键,这能改变新闻的“千人一面”,取得“1+1”大于2的效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

  内容为王,时刻“精品抵达”

在“最后的胜利”大型系列策划报道中,红网记者分赴陕西、上海、河北,以及湖南的长沙、衡阳、芷江等地,挖掘湘人抗战的历史细节。

  中央厨房也好,融合创新也罢,都不能忽视一个关键词,那便是“好内容”。红网深知,迈进老百姓的门槛容易,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难,拢住湖湘儿女的心,需要传播主流声音,讲好湖南故事,回应社会关切。

  2015年8月3日,红网启动“最后的胜利”大型系列策划报道,8组记者分赴陕西、上海、河北及湖南的长沙、衡阳、芷江等抗战名城,挖掘湘人抗战的历史细节。记者发稿150余篇,并编辑出版书籍《最后的胜利》,成为湖南宣传抗战胜利70周年最成功的报道之一。

  “抗日英雄,血洒三湘。后人缅怀,千古绵长。”网友“fuy1118”被长沙会战的报道所感动。

  作为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红网品牌栏目,《红辣椒评论》致力反映草根阶层诉求,通过解读新闻现象本质,力求用网络传递理性声音,是当今网络评论中最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原创基地之一。

  作为“流量大户”,红网论坛围绕网民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科学引导,实事求是,把信息公之于众,为政府与市民搭建沟通平台。这种做法贴近老百姓,也赢得一片赞誉。

  2017年5月,红网率先在全国媒体中成立首个网上群众工作部。2016年,红网《百姓呼声》《问政湖南》《消费维权》等三个平台共收到湖南各级党委政府的公开回复或解决问题27626个。一年里,在《问政湖南》主动“认领”网民留言的市县区一把手达334人。

  各个板块都在追求精品,力求贴近市民,意在网聚人心。

  协同发展,打造基层“信息高速”

年近50岁的老交警曹志斌(右),大雨中托举电缆1个多小时的举动被郴州网民称为“托举哥”。

  除了让“中央厨房”真正成为内容生产的新引擎,让与时俱进的新应用新方式真正成为网民喜爱的新体验,红网的融合发展还有一大特色:让14家市州分站、126家县市区分站真正成为同频共振的矩阵群。

  先讲一个小故事:2017年5月15日早上,大雨。郴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交警曹志斌在路中间用木梯托举着垂悬在空中的电缆。这一幕正好被经过香花路的红网分站记者张利平看见,发到朋友圈和红网论坛,引来点赞声声。随后他写出报道《老交警雨中撑起下坠电缆郴州“托举哥”感动网络》。

  就是这个小故事,通过红网郴州站报道后,包括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央视网、光明网在内的40多家主流媒体转载,总点击数近1.2亿次。“托举哥”通过红网红遍网络,营造了一种正能量满满的网络氛围。

  类似这样的基层原创小故事很多,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可读性强。

  如此强大的新闻“触角”,首先得归功于红网率先在全国建设市级分站和县级分站,目前全省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已全部建立红网分站,在全国形成了独有的省市县三级网络“树型”平台。

  基层有了自己的网络平台,不论多么偏远,就有了一条在家门口即能通往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

  2017年5月17日,红网举行新闻采访车发车仪式,其中7成分配给了市州分站,用于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贺弘联寄语各分站:要切实俯下身、沉下心,服务好各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添砖加瓦。

  目前,湖南出版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已就下一步的发展作出规划,打算再投入更多的资金推动红网新媒体集团产业升级,确保以强大实力做实传媒影响,让打造国内一流新媒体集团的愿景名至实归。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是诗人的诗意表达。对于红网,新媒体融合发展是远方,也是真切的现实。正式起航的红网新媒体集团将集“念兹在兹的诗意”、清晰的路线、继续前进的战斗力于一身,在技术革新的年代,真正实现“内容为王”“用户为王”和“应用为王”。

  正如红网人在《少年红网说》中所表达的“创新图腾,风鹏正举;万里江山,红霞满天”,我们深信,红网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