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佛系”毕业生:秋招结束才开始海投简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欧希 编辑:徐丹 2018-01-11 10:17:48
时刻新闻
—分享—

招聘会现场。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徐媛 实习生 欧希

  2017年12月末,国考的落幕,秋季校园招聘(简称秋招)结束,一群原本不争不抢的“佛系”毕业生突然有点手足无措。近期,长沙一些单位的实习生群体里大四学生的比例高了起来。往年这个阶段,大二大三扎堆实习的单位,有的部门全被大四学生占领。

  2018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20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在春季校园招聘来临之前,大四毕业生们不再放飞自我,开始突击最后一轮招聘。

  大四突击实习

  “佛系”毕业生慢一拍

  “佛系”少女、“佛系”考生等名词在2017年底火了起来。所谓“佛系”,网络流行词,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用这个语言符号,表达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不求输赢的活法和心态。佛系少女每天宅在家、出门不打扮自己、吃什么都可以、谈不谈恋爱无所谓。佛系考生则是明天就要考试了,那就休息,反正也要考了。考前不激动,考中不紧张、考后不在意成绩。

  目前在某电视台实习了近一个月的李润(化名),之前就是一位“佛系”毕业生。现在的她连元旦期间也在电视台里加班加点剪送审的片子,她是湖南某高校中文系大四学生,这是她大学期间的第一次实习。

  这学期开学,就有企业陆陆续续到学校进行宣讲,身边的同学开始奔走于各大宣讲会。但李润却很随意,有的岗位她不喜欢,没有兴趣去看,她想去的岗位可能就因为当天不想早起就放弃了,有的初试过了,招聘方要她去单位复试,她觉得太远又不去了。这种一切随缘的态度让她一个offer都没拿到,而周围一些同学早已经拿到了多个心仪的offer。而且她发现,今年的秋招两极分化,一方面,应届生薪资明显比之前高;另外一方面,岗位数量却在削减,竞争非常激烈。当时的她准备考研,沉浸在温水般的校园生活中,根本没有意识到秋招的重要性,大企业在来年春招的名额大大减少,竞争也将更加激烈。等到她反应过来,去年12月份想海投简历时,秋招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大一到大三的寒暑假,李润都是在旅行。特别是大三的暑假,同学在实习中激烈的竞争时,她在泰国领略异国风情。一到大四开学,准备应聘制作简历的时候,她傻眼了。班上有的同学“实习经历”那栏填得密密麻麻,而李润没有任何实习经历,所以根本不知道填什么。

  “找工作真的没有想象中简单,也没有很多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后面的春招做好准备。”李润认真地说道。而她这种突击实习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她身边有六七个同是大四的实习生,秋招的不顺利让他们下定决心奋起直追,为自己开辟另一条道路。

  无法适应激烈竞争

  “将就而过”将考研作为后路

  《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分析认为,高校毕业生创历史新高,就业成为报考的最主要动因。这是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涨的重要原因。其中,53%的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关注的是就业情况,在选择学校时,学校的地域因素高居第一位,知名度居第二位。

  湖南某高校的陈果(化名)便是考研庞大队伍中的一员。他的考研之路源于挑选工作的迷茫和纠结。陈果大学四年成绩平平,因为不出众,做人做事都习惯了将就。在找工作上,激烈的竞争让他一下无法适应。“要不先考研试试。”他抱着侥幸的想法开始了备考。

  周娜是一所科技公司的高校招聘负责人,她在各大高校面试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象牙塔里没有竞争没有锻炼,最终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抱着“将就而过”的想法学习和生活。周娜发现,那些在求职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大多从进入大学开始就有了规划,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达成目标。

  到今年1月,周惠(化名)已经毕业半年,目前在一家培训机构负责公众号的运营,她将大学的“佛系”心态延续到了工作中。

  运营公众号需要运营者有优秀的文笔和独到的眼光,更要了解受众的需要,迎合市场进行推文。这份工作每月底薪2000元,只要读者多,吸引粉丝增加就会有相应的绩效工资。但周惠觉得维护粉丝群、提高关注度实在太难太辛苦了。所以她的推文总是在网上复制内容,很少花心思进行原创。半年来,她几乎月月只拿了基本工资。但她对目前的状态没有觉得不好,认为现在养活自己吃个饭就行了,期待着以后嫁人,做一个全职太太。

  心理专家支招

  打破“生活仅仅在校园”的错觉

  工作二十余年的70后职场“老司机”赵先生认为,其实“佛系”是个中性词。人到中年面对各方面压力时,不怨天尤人,而是以一种相对平和以及理性的心态应对职场中的各种情况,这种状态是人生需要修炼的。“但如果年轻人没有激情和责任感,消极面对工作和人生,这样的‘佛系’就不值得倡导。”赵先生认为职场人都应该拿捏好“佛系”心态。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应用心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熊燕认为,真正“佛系”的状态应是一个人的心理水平发展到一定成熟、一定高度后呈现的一种无欲无求、满意并满足当下的心理状态,其内心是平静与平和的,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状态。当下很多青少年呈现出来的那种无欲无求的所谓的“佛系”状态,更多可能是一种被动的欲望放弃或欲望压抑,是情感隔离的状态。“大学生本该是风华正茂、青春激昂、砥砺前行的年龄,这种所谓‘佛系’的状态与他们的年龄是极其不相称的。”熊燕比喻道,就像一个苹果在成熟过程中,还是青涩的时候就没有了生长的欲望,停止生长了。

  在大学从事多年心理咨询的熊燕博士认为呈现所谓“佛系”状态的大学生其背后的原因:一种可能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与未来,得过且过;另一种可能是曾经在努力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有了挫败感后的一种回避;还有可能就是那种空心人,对生活已经本就没有了激情。而这种状态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只是到了大学阶段才呈现出来。

  “这也反映了中国教育的一种现状,心理健康这个词对于大众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但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并未真正走进大多数中国父母的心里。”熊燕说,孩子们小学、初中、高中的重点依然是学习,全部的心思和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学生的生活太单一、太压抑,处在一种生活的真空状态,导致一些大学生心理年龄落后于生理年龄,甚或处在一种脆弱的状态。

  “家长们一定要意识到孩子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有句口头禅,‘心理健康,一切都不成为问题,心理有问题了,一切都会成为问题’,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毋庸置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也不是孩子的全部,不要让学习占据了孩子生活的全部。关注孩子内在的心理需求,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问题,不要全权代理、剥夺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把属于孩子的生活交给孩子自己去体验,激发孩子对生活的好奇与激情,让孩子在生活经历中去成长,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熊燕发现,到了大学期间,再要来调整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就会变得不那么容易。

  熊燕也提醒大学生们,进入大学后千万不要有“生活仅仅在校园”的错觉,大学只是提供给你一个人生发展的更高平台而已,而不是对你的限制,大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的资源放眼社会、放眼世界,更好地发展自己,利用各种机会更多地去体验生活,你们会发现,生活远远不止眼前的这些风景。多了人生阅历后,会有更多的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而这些思考和感悟又会促使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生,规划人生。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欧希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