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几年,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画卷正在张家界乡村全面展开。2016年,武陵源区率先摘帽,成为全省最早的二区之一;今年,张家界将力争79241人脱贫,180村退出,永定区和慈利县摘帽。明年,深度贫困县桑植也要摘帽。
在中共张家界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指导下,红网张家界站联合省红网,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乡村之变》。首站走进永定,和中共永定区委宣传部、永定红网站一起,全面展示永定区脱贫攻坚面貌,呈现永定区奋斗者风采。
红网时刻张家界5月21日讯(记者 谭如茵 摄影 全校莹)“太阳山村路通了,灯亮了,河里有水了,田地里东西更多了,村里人干劲更足了。”五月的阳光从两边青山上撒下来,跳荡在不宽阔却狭长的村庄里。54岁的全洲平走过沾满绿意的阳光,站在翻新快一年的风雨桥廊柱边,一张国字脸稍稍显黑,向记者幸福地数说村里的变化。
全洲平所说的太阳山村,位于张家界永定区王家坪镇东南角,离市区整整63公里。全村有贫困人口379人,其中低保兜底8人。通过三年的奋斗,到2017年已实现360人脱贫,退出贫困村,现在处于巩固期。而他所处的永定区,为省级贫困区县。作为张家界市今年两个整体将要摘帽的区县之一,永定区一共有52个村18987人要脱贫退出。
全洲平是土生土长太阳山村人,15岁离开村庄,跟随一个戏班子,一直在武陵山区城里乡下说小品,唱阳戏。34年的奋斗,他不仅收获了事业,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说唱艺人,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老伴刘秋娥与他同龄,同在一个演出团队,二人志同道合,风风雨雨二三十载,如今女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儿子承继父业,在镇上王家坪苏木绰阳戏剧团上班。
叶落终要归根,三年前,夫妻俩回到太阳山村。像全村其他人一样,全洲平一边发展庭院经济,一边在田里种上罗汉果、玉竹等中药材,刘秋娥则被村里聘为道路保洁员。这三年,正是太阳山村实施脱贫攻坚的三年,全洲平切切实实地感受着村庄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首先是路,2015年以前,全村人进出,都是一条蜿蜒在山中的砂石路,小路弯弯,离最近的乡镇王家坪,最少也要走上三个来小时。这还算顺溜,因为砂石路三次穿过八家河,要是遇上下雨天,水涨路淹,就无法通行。现在呢?”全洲平一手指着距风雨桥几十米远的一条水泥路告诉记者,那条路四米五宽,自南向北,一直通往山外。如今村里人去王家坪,只需四十来分钟,更为重要的,村里不仅水泥路硬化到家,八家河上还修了三座水泥桥,进出山外,不再愁水淹了。那三座桥,整整花了200多万元,最后一座是去年完工的。全是建整帮扶的结果。
全洲平所说的第二个变化,是灯。太阳山村是永定区较边远的村,与怀化沅陵三星村交界,之前借用的是沅陵的电,电费高。村支书全开彩描述,那时一度电要二块五毛多,现在呢,自己架线,农电改造,只要五毛多。不仅如此,帮扶队想办法给村里搞了一个60千伏的光伏发电项目,自己用电便宜不说,还发电上网送电,村里由此开了公司,用电赚钱。这是很多村人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到晚上,家家明亮,村里主干道两侧太阳能灯放光,村庄在黑暗的群山里闪亮,人和车走过——过去人大多只在白天出行,现在晚上也纷纷出行了。
全洲平所说的第三个变化,是河道。八家河流经太阳山村14公里,给狭长的村庄留下肥沃的土地,也带来水患。“更麻烦的是,下雨天水急成灾,冲田毁物;不下雨河道干涸,无水浇田。”第一村支书秦松说。而村主任张锡周说起村里1985的那场大水,至今还心有余悸,“河水发疯了,两边农田全都淹没,河道冲掉,那一年,村里人大都饿了肚子。”为了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局面,驻村帮扶队实地考察,用三年时间,加固梳通河道,相隔一定距离,陆续建起了九道水泥淌水坝,彻底改变了局面。
路通了,灯亮了,水有了,帮扶队开始考虑村民的收入。全洲平说,之前太阳山村人大都只种些苞谷、土豆、稻子。现在呢,村里成立宏图种养合作社,其中有60户精准脱贫户。采取订单形式,引导大家种中药,先是白芨,然后是罗汉果、玉竹、芍药。以罗汉果为例,2016年向34户村民订了88亩,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当年纯收入一亩就达到3000多元。去年试种玉竹160亩,其中包括57户贫困户75亩,到下半年出药时,每亩收入达到9000多元。“种植的变化,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因为村民从来没有碰过,帮扶队通过考察村里实际情况,引进种植,收入高了,知识也长了。”
一生说唱的全洲平夫妇,并没有撂下自己的爱好。夫妇俩热心参与村里的文化活动,加入村民成立的艺术团,自编自演了很多节目,如扇子舞、竹竿舞、狮子舞、蓑衣舞。其中《土家蓑衣舞》《赶山》在去年参加湖南省“欢乐潇湘”文艺汇演中还获了奖。目睹老家变化,全洲平抑制不住自己的幸福,向记者说,他还准备把这些变化写成一部戏,到时演出来。“我要用戏的形式,把太阳山村的变化演给更多人看。
来源:红网
作者:谭如茵 全校莹
编辑:王津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