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军 通讯员 李天山)受强降雨影响,株洲市农作物受灾严重。据市农业局初步统计,截至5月16日下午5时,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4.05万亩,成灾面积11.87万亩,绝收面积1.2万亩。目前,农业部门已组织技术专家,奔赴受灾地区指导灾后生产自救。
攸县三分之一的蔬菜被毁
本次农作物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攸县。据实地调查统计,攸县水稻淹水面积达140298亩,水毁沙压面积达15548亩;蔬菜受灾面积15896亩,占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西瓜(包括设施栽培)受灾面积2550亩。
“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106国道沿线。”市农业局蔬菜科科长沈植宁介绍,14日晚至15日上午,攸县境内出现大暴雨,3小时内平均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其中网岭局部达到170毫米,皇图岭、网岭等乡镇下了冰雹,大部分乡镇出现洪涝灾害。
醴陵受灾情况同样十分严重。据统计,该市早稻受灾面积23510亩,其中成灾面积10262亩,水冲沙压103亩,初步预计造成经济损失79.01万元;蔬菜受灾面积11000亩,成灾面积3200亩,预计损失2500吨、1500万元。
炎陵中稻秧苗受灾面积达160余亩,蔬菜受灾面积350余亩,灾害损失80余万元;茶陵农作物受灾面积15000亩,成灾面积7500亩,绝收800亩;株洲县水田受灾34282亩,绝收11944亩,蔬菜受灾面积3581亩,其中8个蔬菜基地倒塌大棚25个。
专家下县指导生产自救
“蔬菜被雨水浸泡24小时、水稻被浸泡48小时,基本上就宣告绝收。”市农业局副局长刘晓理介绍,目前该局正组织市县两级农业专家赶赴受灾区域,进村入户核实灾情,并开展救灾指导,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据介绍,被浸泡的水稻田退水以后,需及时放水清洗秧苗,水毁较重的农田,应及时改种一季稻;蔬菜基地要及时改种速生蔬菜,同时尽快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蔓延。
目前,全市农业受灾情况初步统计完成,受灾农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农业保险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王军 李天山
编辑:康晓乔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