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孝子林海亮:背上母亲去打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编辑:高芹 2013-05-23 09:28:1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黄成良 覃小欢 张和平

  在靖州文溪乡金马村,有一个普普通通的80后农家小伙,13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漱、喂饭、按摩、倒屎尿……当迫于家庭经济压力,不得不出门打工赚钱时,他义无反顾地背着母亲远赴温州,再苦再难也不离不弃。

  他,就是今年5月初被评为靖州首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的林海亮。

  困苦磨难,压不垮稚嫩的脊梁

  1984年出生的林海亮,祖辈家境贫穷。父母结婚后,靠辛苦劳作和勤俭持家,日子倒也过得甜美幸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海亮5岁那年,能干的父亲中风后,瘫痪在床。好强的母亲没有向困境屈服,在照料重病丈夫和操持家务的同时,做点小生意,撑起濒临破碎的家。自小懂事的海亮,也一直刻苦勤奋,做母亲的贴心小帮手。

  可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海亮初中毕业那年,母亲因通宵赶工、过度操劳也病倒了,经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病变。多方求医,母亲的病情依然没有起色。

  在亲友资助下,海亮带着母亲来到省城医院,可1万多元的手术费让早已家徒四壁的林家人不得不选择放弃。后来,母亲的病情日渐加重,直到病倒床头,无法起身。刚刚上高中的海亮,只得含泪离开校园,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照料双亲的重任。

  2001年,为了赚钱给父母治病和维持生计,17岁的海亮含泪委托外婆照顾父母,独自外出打工。几年里,他风里来雨里去,背水泥、挑红砖,拼命打工赚钱。每次领到工资,总是迫不及待往家里寄。

  父死母瘫,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2004年,父亲因病去世,林海亮成为家中唯一的男人,也成了母亲唯一的牵挂。

  外出打工几年,海亮一直与母亲保持书信往来,嘘寒问暖,互报平安。海亮发奋工作,半年时间从仓管做到采购员,工资也涨了许多。

  2006年初,带着打工赚来的1万多元积蓄,海亮回到家乡,说服妈妈再次来到省城治病。在省城一家医院,医生检查后,遗憾地告诉海亮,太迟了,他母亲的肌肉都已高度萎缩,没办法再做手术了。

  满心的希望,顿时化作泡影。欲哭无泪的海亮,黯然陪着母亲回到家乡。没能及时赚钱治好母亲的病,成了海亮心中永远的痛。

  好人好报,苦难人生迎幸运

  在温州打工多年的林海亮,再次外出务工时,已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他决心自己创业,为母亲、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

  打工之余,海亮到批发市场进了一些小饰品,然后租车运到乡镇集市转卖。从小就有“生意头脑”的海亮,把小本买卖做得风生水起,渐渐有了一些积蓄。

  而此时的海亮,对母亲的牵挂日益强烈。2010年回家过年时,他做了一个让左邻右舍震惊的决定:背着母亲去打工。春节刚过,他就毅然背着母亲,坐上了赴温州的客车。

  接来母亲后,海亮一边打零工、忙生意,一边照顾瘫痪的母亲。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准时起床,清洗衣物、打扫卫生、准备早饭,等母亲醒来,又帮她洗漱、翻身、倒屎尿,喂汤喂饭。白天,他还想方设法抽时间回家,帮母亲翻身、喂药、做饭。有时生意稳定,海亮干脆背上母亲,一起摆摊设点做买卖,他说这样母亲就不会寂寞。

  由于卧床太久,海亮母亲的身体十分虚弱,常常深更半夜拉屎拉尿。这让海亮养成了浅睡的习惯,晚上母亲稍有响动,他都会及时醒来,给她清理屎尿、更换衣裤。遇到母亲肠梗阻发作无法排便时,他就用手帮母亲把粪便从肛门里一点一点抠出来,有时一个晚上要抠三四次。

  正和海亮谈恋爱的靖州老乡蒋甜甜,工作之余也常来帮忙照料母亲,送水喂药,聊天解闷。为了不让母亲生褥疮,她每天帮母亲翻五六次身,按时用温水给母亲擦洗周身。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先送给母亲尝一口。

  2012年,林海亮迎来“幸运年”。年初,他和女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两人努力下, 他们又租赁了一个门店,同时开办网店,由于物美价廉讲诚信,生意十分红火。母亲的病情也逐渐稳定,经常在床头绣些十字绣,送给邻里亲友。去年底,海亮与妻子的爱情结晶降临人间,给这个饱经苦难的家庭带来无尽喜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