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8日讯(记者 张新国 通讯员 骆力军)“老刘啊,家和才能万事兴。”5月23日,宁远县仁和镇刘安仲村“村民说事室”里的“和事佬”,正在对村里闹离婚的刘某夫妇进行思想教育与行为劝导。在“和事佬”的劝导下,刘某夫妻俩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近年来,宁远县坚持以和谐平安创建工程为载体,不断创新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模式,探索出“村民说事室”议事、“和事佬”处事的矛盾调解新机制,妥善调解处理村民之间的各种“摩擦”,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该县687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民说事室”,配备了“和事佬”。“和事佬”一般由村里威望较高、人缘较好的老干部、退休教师、致富能人、村干部担任。他们大都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具有较为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发挥对当地人情世故较为了解的优势,本着“为党分忧、为民解忧”的目的参与民事纠纷调解。夫妻矛盾、家庭暴力、土地纠纷等矛盾是农村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调处容易导致事态恶化,酿成不稳定因素,“和事佬”就在群众身边,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化解。如今,“和事佬”们不仅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而且逐渐延伸为村务、财务监督员,公共事务管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等,成为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兴“草根”力量。
据悉,该县今年通过“村民说事室”解决各类矛盾3600余件。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新国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