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油茶圆梦要过三道关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编辑:高芹 2013-05-29 09:11:5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申福春

  中联天地公司开启掘金油茶的“梦之旅”。公司的100多台挖掘机,正在湘南开挖全国最大油茶林基地。

  此前,金庾油茶公司因资金不济,新造的3400多亩油茶林被迫转手,近千万元资金血本无归,梦醒离场。

  新造林的大户热盼油茶早日挂果;而在浏阳市淳口油茶示范基地,虽然油茶已到盛果期,种植户却为“大小年”发愁,“小年”减产过半。

  一些县(市)为坐上油茶“头把交椅”,争得不可开交;也有县(市)不为所动:油茶是“富人产业”,贫困县只能摸索着前进。

  急剧升温的“油茶热”,几家欢乐几家愁。

  省林科院油茶首席专家陈永忠博士提出,发展油茶产业,宁可慢一些,也要好一些。在他看来,油茶产业要实现“富民、盈利、强县”的梦想,还需攻克三道难关。

  大面积油茶高产,良种良法需配套

  常宁市西岭镇的万亩油茶高科技示范园,3年前栽下的油茶长势正旺。这是陈永忠博士的挂牌联系点。

  基地负责人介绍,在专家指导下,按每亩110株的标准,从省林科院引进良种壮苗;每个地块都有技术员把关,栽植、抚育、施肥、修枝严格操作,确保了这片油茶林的高质量。

  陈永忠告诉记者,自己挂牌指导的示范基地全省有10多个,全部采用“湘林”系列油茶良种。从理论上讲,进入盛果期后,每亩可产茶油30至50公斤。

  “理论产量”能否变成现实?陈永忠称,大面积的油茶,只有良种良法配套,环环夺高产,才能达到“理论产量”。

  而林农和投资者投入资本、挥洒汗水,种下油茶树的同时,也种下了“发财梦”:指望油茶一旦进入盛果期,每亩至少产茶油30公斤,获得可观的收益。

  “其实,不会如此简单。”陈永忠说,大面积的油茶丰产,良种是前提。油茶大户切不可贪便宜,一定要从省林业厅指定的苗圃调苗。否则,种苗出问题,会耽误七八年。

  即使是良种,还要有良法。以“湘林”油茶为例,该系列包括几十个不同性状的品种,单个品种并非“全能冠军”,各有地域的差异。油茶又是异花授粉植物,必须“混交”造林。“湘林”1号和4号搭配,在浏阳可能高产,放到衡阳则不一定。

  “对路的品种组合,栽在正确的地方,才能达到理论产量。”陈永忠说,如此一来,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

  油茶的丰产,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去年,个别地方爆发“油茶毒蛾”,油茶树的树叶被啃光,造成数百亩油茶林绝收。各级森防部门亟须加强油茶病虫害预警、防控,“虫口夺油”保收成。

  大幅度节本增效,机械采摘待攻关

  上世纪90年代,衡东县蓬源镇潭江村栽了500亩丰产油茶林,如今正值盛果期。

  据村干部刘合生介绍,这片油茶林是国家级良种“衡东大桃”,当时列入省科技示范项目,丰产性能好,每亩产茶油可以达到30公斤。现在的问题是,鲜果采摘难。

  油茶树栽在山上,人们采摘油茶果要上山爬树。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一天能摘200公斤,上了年纪的人一天摘150公斤。“现在,没有120块钱一天,谁愿意上山?”

  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油茶果采摘季节,请工十分困难。花120元请一个工,一天采摘油茶果150公斤,每公斤的采摘费就要0.8元。

  不仅采摘,还有晒干、剥壳,加上抚育的用工,一亩油茶林要6至8个工日。大致匡算,一亩油茶在“大年”产茶油30公斤,人工成本的花费,折合茶油10公斤左右。

  油茶生产过程中,以种植、采摘的劳动强度最大。种植有挖掘机、旋耕机“帮忙”,降低了劳动强度;而油茶采摘机械化尚未起步。

  当人口红利拐点来临,在劳动力短缺的大背景下,油茶要想实现“富民、盈利、强县”的梦想,就要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陈永忠称,当前迫切需要解决油茶果采摘机械化难题。要通过政府立项扶持,采取“产学研”的模式,进行跨领域合作,形成攻关合力,实现尽快出成果。

  在生物技术方面,通过品种的优化和种植的规范化,让新扩的油茶适应机械化采摘;在工程技术方面,通过联合攻关,研制出成熟的机械,推广到油茶主产县、主产乡镇。按照这一攻关路线,突破油茶果采摘“瓶颈”,将大大降低成本,提升我省油茶产业的竞争力。

  大品牌引领消费,茶油标准盼出台

  在长沙市各大超市,众多品牌的山茶油、茶籽油、山茶油调和油摆满了货架。虽然都打着茶油的旗号,但价格相差悬殊。

  在梓园路的步步高超市,最贵的茶籽油每升售价288元,有的茶籽油每升却不到100元;而更多的茶籽调和油、山茶油调和油,每升才20多元。

  “山茶油调和油里有多少茶油?什么样的茶油最好?”面对记者的询问,柜台导购员回答:价格贵的茶油最好。

  省林业厅油茶办负责人欧日明称,由于标准的缺失,茶油市场有点“乱”。

  什么是最好的茶油?欧日明介绍,从工艺上讲,茶油只分压榨油和浸出油。压榨茶油又分冷榨和热榨,最好的山茶油应该是冷榨茶油。几十块钱一升的茶籽油,大概就是浸出油,即榨油后的果渣再浸出,得到的低档茶油。至于茶籽调和油、山茶油调和油中含有多少茶油,只有生产厂家才知道。

  目前,我省的200多家油茶企业,各自打品牌;2000多家榨油作坊还沿用传统的热榨,生产土茶油。

  陈永忠博士分析,产能严重过剩,加工厂家“吃不饱”,个别厂家对果渣过度浸出,曾经发生过“苯并芘事件”,使我省一家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元气大伤。同样因为原料“吃不饱”,众多加工企业转而生产山茶油调和油。

  茶油标准的缺失,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发展。据记者调查,消费者宁愿在乡下买土茶油,也不相信超市的精炼茶油。陈永忠说:“长此以往,将损害公众对高档茶油的消费信心。”

  引领消费要靠大品牌。在标准缺失、资源分散的市场条件下,很难孕育出大的品牌。我省正酝酿成立油茶行业协会,将与省内金融机构共建融资平台,整合产能上规模,推动标准的出台,培育大品牌引领消费,助推油茶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张尚武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