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开福区高岭小学的小朋友们和家长们一起,用自编的表演操迎接“六一”儿童节。 石祯专 邹麟 摄影报道
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荷晏园的孩子在六一欢乐周只做一件事——玩。杨利人 摄
昨日,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举行“快乐嬉水节”。石祯专 摄
经历过地震的创伤,雅安的孩子在长沙笑了。岳珊 摄
昨日,梅溪湖国际服务区儿童乐园内,孩子们正在无忧无虑地玩耍。周柏平 摄
一年里只有这么一天,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做作业不上培训班,可以名正言顺的要礼物,可以尽情地玩而不被爸爸妈妈训斥。“六一”儿童节驾到,宝宝们是绝对的主角,压力走开、尽情撒欢,顺便也来卖个萌吧!
[尽情撒欢]
幼儿园变欢乐水世界
本报讯(记者 周辉霞)不被唱歌跳舞、诗词歌赋所困扰,长沙市教育局幼儿园荷晏园的200多名儿童节日只做一件事,玩,尽情地玩,而且一玩就是一周的时间。
昨日是该园“六一”欢乐周的最后一天,孩子们却围着负责人王霰问,明天还有什么好玩的。该园园长张洁介绍,荷晏园主要是小班的孩子,以文艺演出的方式过节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而玩是他们的天性,水又是他们特别喜欢玩的东西,幼儿园的这一周就这样成了“欢乐水世界”。孩子们在空的瓶瓶罐罐上画青花、以手掌瓶盖为笔在白布上艺术地涂抹、围着游泳池和老师家长打水仗,一个个玩得喜笑颜开。
校园里“开心大寻宝”
本报讯(记者 岳霞)昨日下午,大同二小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心大寻宝”活动举行。孩子们三五成群,在草丛中、大树下、石头边,仔细寻找老师事先藏好的纸条。
找到纸条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领到“宝贝”,每张纸条上都有一个问题,比如“你们班女生有多少人”,答对后才能获得积分,并兑换奖品。在属于他们的节日里,每个孩子都争先恐后奔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欢笑洒满校园。三年级二班的邓宇坤是班上的“超级寻宝达人”,大约半个小时内,他的袋子中就装满了9件“宝贝”,包括各种玩具和文具。
[雅安孩子]
在长沙,他们开始笑了
本报讯(星辰在线记者 岳珊) 走过雅安地震,走过恐惧,雅安的孩子们在长沙“笑了”。今天下午,来自雅安芦山震区的15名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敞开心扉,和长沙孩子一起跳舞唱歌,一起做手工、淘宝,和长沙市万婴五一幼儿园的200余师生一起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儿童节。
万婴五一幼儿园的教室里,从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震中灾区来的程晨琳正和长沙的小朋友一起制作沙画、画面具。在幼儿园主办的跳蚤市场上,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将被售出,所有换得的钱孩子可以自由支配。“他变得越来越开朗了。”程晨琳的父亲告诉记者,刚地震时,小晨琳不敢外出,也不敢离开父母半步,变得非常胆小。“来长沙以后,他慢慢会笑了,还会跟着小朋友一起跳舞,变化的确很大。”
“六一”儿童节一直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孩子可以获得想要的礼物,吃到想吃的食物,还可以去游乐园和小伙伴们玩个够。然而,对雅安的孩子来说……程晨琳的父亲说,现在家里的房子没了,小晨琳所就读的幼儿园也变成了“危房”。
没有舞台、洋装,不用排练、表演,在“低碳生活,情系雅安,爱在六一”活动启动仪式上,肖湘怡和其他的“爱心小天使”一样,拿出自己存下的零花钱,给雅安的小朋友买了文具、玩具等礼物。同时,孩子们还从家里拿出各种玩具参加幼儿园主办的跳蚤市场。
震区孩子来湘免费体检
本报讯(记者 唐江澎)昨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15名来自雅安地震灾区的留守儿童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六一”儿童节礼物。活动中,15名来长参加湖南惠民基金会主办的第二批关爱雅安地震灾区留守儿童心理重建夏令营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在该院接受了多科专家为其量身订制的全方位体检和心理辅导。
来自宝盛乡中坝村的4岁小男孩王涅情况较为特殊。在雅安大地震中,小家伙曾一个人呆在家中,经历了地震全过程。受到巨大惊吓的他在震后变得郁郁寡欢,不仅常常需要母亲怀抱,听到稍微强烈的动静也会变得十分恐慌,甚至哭闹不止。
“这样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创伤可能成为孩子未来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放如副教授说。通过专家有效地开导,临走时王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别样童年]
自闭孩子唱完歌 同学们竖起大拇指
本报讯(记者 周辉霞)面对近千人的观众阵容,俊俊和其他5名自闭症的孩子有些懵。台下掌声响起,他们拿起了乐器,开始表演。昨日,大同古汉城小学儿童节欢庆活动出现的这一幕传递着正能量。
俊俊等6名孩子来自省残疾康复中心,语言表达、行为能力有异于同龄孩子。他们带来的节目是器乐表演,用响筒、铃鼓等器乐演奏《青蛙乐队》的同时,还唱起了“小跳蛙”的歌。两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尽最大努力将节目表演完整,台下的同学们竖起了大拇指。
独手女孩会绣花
本报讯(记者 朱华 实习生 罗晓英)“我的妈妈叫中华,长江黄河是我家……”尽管唱歌的孩子因为脑瘫而吐字不清,依然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昨日,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庆“六一”“我们有潜力”主题活动在长沙万达文华酒店举行。
现场,孤残孩子们不但表演了自己勤奋练习的舞蹈、歌曲,更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手工作品。在精美的串珠花篮和十字绣面前,大家都想不到这出自一位只有一只手可以活动的女孩之手,“我一遍遍尝试,又一次次的失败,但从没想过放弃。”17岁的蔡丽只有右手可以活动,但她一直坚持动手学做手工艺品。听到大家的夸赞,蔡丽开心地笑了。
盲孩子“看见”五彩阳光
本报讯(记者 王洁 实习生 王莹莹)“老师,阳光是五颜六色的吗?”昨日上午,绿意盎然的洋湖湿地公园,来自国际ICC——长沙晨光中心失明的曾放小朋友“看到”了大自然最真实的颜色,这也许是他“六一”儿童节最特别的礼物。昨日,天心区城管战线党代表、党务工作者携手晨光中心孤残儿童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22名小朋友走进都市中的大自然,度过了一个充满欢乐和梦想的节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辉霞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