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易炼红:担当“两型标杆”使命 打造新区高端品质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编辑:刘飞越 2013-06-05 09:02:3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讯(记者 岳冠文)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大河西先导区调研时要求,先导区要在“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中打头阵、当表率,积极担当“两型标杆”使命,打造河西新区高端品质。市领导张剑飞、赵文彬、李军、姚英杰等参加调研。

  5年前的6月10日,先导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5年后,原本闭塞落后的郊野、湖汊已变身为一座现代化的两型新城。仅今年,先导区在建和年内开工建设且投资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就达57个,工程建设总投资708.3亿元。

  穿行于大河西,新城的“骨架”已经拉开,道路四通八达,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产业蓬勃发展,满眼绿意融融……一路向南,滨江金融商务区、梅溪湖国际新城、洋湖生态新城就像3颗镶嵌在湘江西岸的明珠,串起了先导区崛起的“脊梁”。易炼红一路看,一路详细询问项目建设进展、存在哪些困难、需要什么支持。“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使命负责的态度,打造可以传之后世的经典之作。”当得知梅溪湖国际新城西片区已经完成土地征收等工作后,易炼红反复叮嘱相关负责人,要以铁腕手段抓好“控建拆违”工作,在保护好群众利益的同时,高起点、高水准抓好规划设计,做到不留遗憾、不留败笔。

  大王山旅游度假区选址坪塘老工业基地,原先的13家污染企业已经全部退出,往日粉尘满天、污水横流的情景已经绝迹,实现了环境治理与开发建设的一举两得。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得到了易炼红的充分肯定,他说,先导区是长沙改革探索的前沿阵地,要大胆鼓励先行先试,宽容失败、激励创新,以“两型”为目标,推出更多标志性改革举措。

  易炼红考察了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梅溪湖国际广场、大河西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骑龙商业街等多个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这些项目大部分都将于2年至3年内建成,先导区即将迎来又一轮井喷式加速发展期。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这是易炼红调研的重点。走出项目建设工地,易炼红专程来到先导区规划展示馆,就新区下一步的建设发展现场听取意见、建议。

  “新区已经聚集了一批项目,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下一步期盼能有更多政策支持,帮助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先导区负责人说。 “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十分明确,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大河西先导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坚定不移地朝着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挺进,坚定不移地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易炼红接过话头说,近年来,先导区“骨架”迅速拉开成型,生态建设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下一步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积极担当“两型标杆”使命,打造河西新区高端品质。

  易炼红就先导区改革发展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新区建设要体现国际化。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快速推进;强力配套、形成样板”的要求,全面优化规划布局,始终注重建设品质。二是产业培育要追求高端化。发挥园区的平台优势和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市场化、转化,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率先打造“经济升级版”。三是改革创新要以“两型”为取向。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推进力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构建更具活力、更高效率的体制机制,破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难点难题,加快形成示范效应。四是公共服务要注重均衡化。围绕产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针对群众生活所需完善配套,为新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五是队伍建设要实现专业化。加强高端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力度,以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希望先导区更加注重产业发展,争取更多更好更大的项目落户;更加注重城市空间发展时序,基础设施建设同样要注重效益;更加注重整体形象的打造,在营造更多亮点的同时,消除脏乱差等城市顽疾;更加注重规划衔接,保证政策实施的协调一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