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联合执法组正对非法小炼油企业进行拆除。彭玮蔚 摄
本报讯(记者 彭玮蔚 实习生 宋思文)在宁乡县双凫镇双凫村一片树林深处,有一家无名小炼油厂。“在那厂子附近都没法干活儿,冒出的味儿呛得我们直迷糊。”附近村民多次向环保部门进行投诉,昨日,宁乡县环保局联合城管、工商等部门开展取缔关闭铝塑分离企业和塑料颗粒非法企业(简称“两塑”)专项行动,依法对5家未办理任何手续的小炼油厂实施了强拆。
蒸馏炉加大铁罐,生产条件极其简陋
沿着双凫村村路前行2公里,路边有多条岔路口延伸进树林,一不小心,执法组就错过了强拆地点。“这个小炼油厂隐藏点很难找。”宁乡县环保局局长黄立志说。
走进一条仅能一车通行的砂石路,前行千余米后,终于发现了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型炼油厂,厂门前没有企业名称等标志,除了两间破旧不堪被熏黑的厂房和四、五个大油罐外,整个厂子连围墙都没有,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刺鼻的臭味。走进车间,左侧是用砖建造的两座蒸馏炉,靠里面角落处放着两只大铁罐,生产条件极其简陋。
附近村民只能戴口罩干活
小炼油厂周边绿色植物很少,附近山坡也被熏黑。距离小炼油厂6米远就是一个水塘,满塘的油污和发黑的水。
槟榔包装袋、食品外包装袋……宁乡县环境监察大队教导员陶跃军介绍,炼油的原料就是各种各样的塑料。这些废旧塑料通过高温加热、冷却形成与油类成分相同或接近的烃级化合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塑料油,这些厂子也是明令取缔关停的十五种重污染小企业之一。“那厂子冒出的气味太难闻了。”附近村民说,该村的数百亩农田,都在这家炼油厂附近,自从1年前该厂开工后,产生的臭烘烘的气味就会随风飘进村子,“大家都被熏得头直迷糊,还一阵阵地疼。我们被熏得实在没办法,只好戴口罩。”
半个小时,小炼油厂被挖机推倒
上午10时30分,随着执法人员一声令下,一辆大型挖机将整个生产车间全部推倒,所有储油罐也被转移,半个小时不到,小炼油厂就被全部拆除。
经调查,宁乡县的“两塑”企业已达到52家。而这些小企业均没有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属于无证生产。为全面落实“打非治违”工作要求,宁乡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取缔关闭“两塑”非法企业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宁乡县52家“两塑”非法企业已经拆除32家,剩下20家正在自行拆除中。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彭玮蔚 宋思文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