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6日讯(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徐载满)依托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岳阳市探索出一个新的职业教育模式。14日,该市教育局局长王德华告诉记者,目前职校学生达10.5万人,普职比连续10年稳定在1:1左右;近5年来,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就业稳定率达83%。
面对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岳阳转变办学思路,将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优化学校布局。投资8亿多元,在湖南理工学院附近征地2000亩,将岳阳职院、湖南民族职院整体迁入,形成了岳阳的高校园区;撤并办学质量不高的普高12所、职高35所,保留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29所,新建现代物流工程学校;投入3.1亿元,新建实训楼5万多平方米,添置实验实训设备2000多台(套),形成了以高职为龙头,省级示范学校为骨干,公、民办职业学校和谐发展,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企业职工和农民培训齐抓的大职教体系。
他们积极优化专业布局,培育了石化、机械制造等8个特色专业,工业焊接、数控机床等10个品牌专业。一、二、三产业职校招生比例达10:55:35。采取给编制、资金、待遇和送国外培训等措施优化教师队伍。近两年选派50多人参加国家、省相关教学比武,获奖率居全省前茅。
该市职业院校坚持工学结合。岳阳职院、中南工业学校和市一职中与该市46家电磁铁企业合作,学生入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按企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企业每年向学校提供来料加工的业务。近3年来,该市培养技术人才10.1万人,培训新型农民近20万人次;40多名学生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技能大赛,6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13人获三等奖。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亚平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