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增500台出租车首批上路
6月18日,长沙市在汽车东站举行新增500台出租车发车仪式。通讯员 龙辉明 摄
本报6月18日讯(记者 陈永刚 通讯员 陈东风 龙辉明 成明)6月18日上午,长沙新增的500台出租车首批车辆正式发车,这批50台出租车按照车牌序号逐一驶出汽车东站停车坪,正式投入营运。其余450台出租车也将分批次陆续投放上路,预计在7月底全部投放市场。这是近10年来长沙市首次增加出租车数量。
新车外形亮丽 增加服务评价装置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投放的出租车,均选用高效能、低燃耗的清洁能源车辆,分别为上海大众桑塔纳3000和北京现代名驭。车身主色分别为薄荷青和湖蓝色,整体感觉清爽舒适。“的哥”章双全介绍,新车比原来的捷达要宽20厘米,长30厘米,乘客乘坐将更舒适。
除了亮丽的外形,新增出租车内安装了“一体机”设备,即将计价器、空车载客标志灯、IC卡刷卡设备、服务资格证等整合为一个系统,可完成客运服务所需的各项流程。“一体机”同时具备北斗卫星定位、视频监控、车内录音、电召终端等功能,可以实现行业统一监管、智能调度、数据采集。
此外,新增出租车上还增设了与计价器数据相连的服务评价装置,乘客可以根据驾驶员的服务情况,现场作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服务评价。乘客服务评价数据将第一时间传送行业管理部门的服务平台,作为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质量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公司员工制管理 主要考核服务质量
“之所以会有服务评价装置,正是因为此次新增的出租车全部实行‘公司化经营,员工制管理’。”长沙市客管局副局长周运秋介绍,所谓公司化经营,是指出租汽车特许经营使用权、车辆和服务设施产权归企业所有,营运有关税费等投入成本由企业承担。企业不得以车辆挂靠、一次性“买断”以及“高额承包”等方式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
所谓员工制管理,是指出租汽车企业统一招录符合从业条件出租车驾驶员,企业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驾驶员缴纳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保障驾驶员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和休息休假等权益。
“公司化经营和过去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驾驶员与公司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而不是过去的经济合同,他们属于公司员工而不再是‘个体户’;二是公车公营可以解决驾驶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会为他们购买各种保险福利;三是在承担风险方面,驾驶员的投资和营运风险都会减少,而出租车公司将承担更多的风险。”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客管处处长雷毅华认为,对出租车驾驶员来说,“员工制”的生活将更加稳定。对乘客来说,也意味着出租车司机实行“员工制”后,不会一味地为追求营运收入而选客、拒载、绕道、拼客,对他们的考核将主要是服务质量好坏,乘客将会享受更好的服务。
的哥每月上缴18000元
此次首批上路的50台出租车分属长沙市出租车公司和鸿基出租车公司,两家公司每月每车需要完成的上缴额均为18000元。
“18000元的上缴额我觉得还是比较容易完成。”长沙市出租车公司“的哥”比干昱扳起手指头算帐:上缴18000元,但每个月每台车公司给予5000元的油费和1000元的修理费,两名司机每人每月发1500元的基本工资,此外每人还有800、900元的“五险一金”。“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基本上没有成本费用的情况下上缴18000元,这比起以前交‘份子钱’虽然要交的多一些,但以前的油费、修理费等等都要车主自己承担,算下来收入其实是差不多的。”
“我最看重的还是‘员工制管理’带给我们的保障。” “的哥”章双全认为,实施员工制管理后,生病有医疗保险,老了有养老保险,出了事故还有工伤保险,心理上感觉安全多了。“我们今后也是公司员工了,老板说,还要给我们发高温费咧。”
周运秋介绍,根据《长沙市公共交通规划修编》中提出的目标,长沙市区出租车数量2013年应不少于8380辆,加上新增的500台出租车,目前长沙正规出租车的数量仅为6780台,出租车运力仍然有增加的空间。“长沙市政府已向省政府申请,再次新增1000台出租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永刚 陈东风 龙辉明 成明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