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丽雨花力造万亿航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罗 玲 编辑:高芹 2013-06-19 09:15:39
时刻新闻
—分享—

  刘茂松 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湖南省第一届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朱 翔 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湖南省经济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

  唐宇文 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湖南省首批社科研究“百人工程”学者

  王 林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赵 萍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

王选庆 商务部流通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侯家塘韶山路夜景

  罗 玲

  前 言

  现代服务业是指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 、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部门,其核心是为现代生产者服务。

  长沙市雨花区自1996年长沙市区划调整成立以来,随着长沙城区不断扩大,雨花区抓住机遇,承接市内下河街大市场、毛家桥蔬菜市场的搬迁,区内商贸业日渐发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长沙商界形成了“湖南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的强大态势。1998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从1999年起,连续主办了14届的农博会,累计展出农产品15万种,成交额1500余亿元;红星会展中心已成全国一流的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工程。

  伴着长沙市城市更新,雨花区逐渐拥有了以机场高速、武广、沪昆高铁为骨架,航空、高铁、地铁、轻轨、国道和高速公路汇聚的“六元一体”交通优势,成为了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且连续十三年在中部39个城区中经济总量稳居第一,赢得了活力雨花、实力雨花、魅力雨花的美称。

  随着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商贸业态发生根本性转变,给雨花区以综合性大型市场为主体的传统商贸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雨花区审时度势,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去年,长沙获批全国首批现代服务业试点城市,雨花区也已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在此大背景下,雨花区结合中央、省市精神,确立了“努力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目标。为此,该区于2012年12月21日举办了打造中国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推介会;今年3月至4月,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重大课题调研论证,确定区领导牵头,责任单位负责研究制定11个重大课题;6月15日,邀请著名专家点评。各路精英把脉论道,美丽雨花再掀建设高潮……

  雨花区区委书记周杏武在论证会上如是说:“不能抢占先机的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区。雨花区要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上下同心创大业,确保建设五新雨花、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万亿产业蓝图绘就

  以提升全区现代服务业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以社会化、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导向,11个课题绘就雨花区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新蓝图。

  现代商贸中心

  2009年至2011年雨花区连续三年社零指标领跑长沙市,高桥大市场已经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批发市场和全国第四大市场。长沙市四分之一的生活物资提供来自该市场。目前建成商务地产大型商业网点10个,在建项目14个,待建项目19个。2012年专业市场新增至31家。雨花区依托红星商圈而发展起来的农博会、稻博会、花博会等一系列规模会展品牌。该区第三产业增加值436.75亿元。

  依托高桥商圈、红星商圈便捷的交通、旺盛的人气、良好的商贸基础及地铁、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大型购物中心(MALL)为主导业态,规划整合区内购物、旅游、会展、批发、物流等多个功能组团和商贸资源,加快专业市场改造升级,推进商贸业由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转变。建设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电子商务,逐步发展为商贸活跃、商务集聚、信息快捷、配套完善、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的都会级商贸中心,成为中心城区最重要的战略接替带和功能延伸区。

  文化传媒中心

  近两年来,雨花区先后引进中国联通手机阅读基地、韩国CJ集团、第一财经、深圳报业集团、腾讯湖南分公司、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卫视幸福蓝海4D影院等一批重大文化企业。潇影大厦、长沙新广电中心、圭塘河生态景观带等重大文产项目也即将建成,加上原有的潇影集团、湖南文艺出版社、嘉丽购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目前,雨花区已有国际国内知名文化企业、省内龙头文化企业20多家,中小文化企业200多家,产业基础在长沙市各区县中名列前茅。

  雨花区有风景宜人的“两河一园一湖”,有唐代修建的佛教圣地雨花亭,《浏阳河》歌曲的初创地——东山镇,圭塘河及楚国创始人马殷墓,号称“北有开福,南有清泉”的清泉寺庙。这些都为雨花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源泉。

  依托长沙广电集团入驻,大力发展影视、传媒、媒体、文化出版、包装印刷等文化产业,以大湘网、天闻传媒、联通、盛大等传媒、动漫、游戏企业为支撑,积极整合区域内创意文化资源,规划论证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以潇湘影视综合大楼的建设为契机,积极引进各种艺术院校到雨花区投资办学、建立分校,培养专门的戏剧、戏曲、模特表演人才和美术工业设计人才,形成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

  总部经济中心

  全国两条大动脉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雨花区形成黄金交叉,形成了一个覆盖大半个中国的“12345”快捷交通网,一小时到武汉,两小时到广州,三小时到上海,四小时到昆明,五小时到北京。这样的高铁网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航空方面,通过机场高速到该区仅需15分钟车程。高速公路方面,京珠高速、绕城高速在境内留下三个出入通道。城际轻轨,长沙市内总共9个站点,在该区就有4个。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确定39个站点,在该区境内有11个。

  重点建设以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园为主体的总部经济中心,依托高铁新城的建设,打造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吸引大型城市综合体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各种专业服务,逐步将高铁新城片区建设为体现雨花区核心城市职能的总部经济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成为展示雨花区新城市形象的“窗口”和总部经济的主要载体。

  智慧产业中心

  以爱瑞杰等信息行业企业为支撑,在雨花经开区打造智慧产业中心,实现智慧型城市、科技型城市的无缝结合。智慧产业是集科技、技术、人力为一体的高智能产业。智慧产业包括智慧应用技术研发、智慧装备制造、光通信、移动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及云计算产业等。智慧产业应用范围极广,包括通过虚拟制造从事全球采购从而减少制造活动达到零库存甚至零生产;模拟出产品未来制造过程乃至各种活动对产品设计的影响,达到产品设计质量的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通过信息化管理和营销系统建设,提高制造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名品时尚中心

  时尚产业是一个“设计决胜”的新型产业领域,正在日趋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以运达中央广场为核心,引入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商业地产开发商,高水平规划和高起点建设成一批高档商务办公楼和五星级酒店为基础的高端奢侈品消费商业区。在高铁新城片区建设国际标准的集健身休闲娱乐、时尚百货、特色品牌店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设施,打造世界名品中心。吸引国内外品牌服装企业、著名服装设计公司、面料设计公司、服装模特经纪公司、服装新闻报刊杂志社、服装行业协会入驻,定期举办高级别的时装发布会、展示会、博览会。

  2.5产业中心

  在雨花经开区打造长沙首个2.5产业园。2.5产业的核心是介于二产、三产之间的新型高附加值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具备独特的研发中心、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在雨花经开区建设2.5产业中心,有机结合商务、居住与休闲娱乐空间,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完善,加速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生命健康中心

  充分利用雨花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便利的交通网络,以及省植物园周围自然生态资源丰富、适合疗养的优势,联合湘雅医学中心、北大未名生物科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湘雅健康中心。积极与国际和国内一流大学医学院、医疗医药产业集团对接,规划建设亚洲综合实力最强、国际化特色明显和技术装备先进的医院及健康中心。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著名医疗集团、医学院和医院的合作。以全洲药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带动医疗器械开发、新药测试、医疗采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商务中介中心

  依托东塘、侯家塘、砂子塘、左家塘中心城区的综合优势,结合区域内知名设计院、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商务中介机构,加快空间整合和环境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现代商务产业集聚度、区域形象和配套建设水平,着力发展国际金融、商务中介、信息服务高端服务业,努力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积极营造高效的商务环境,打造成为商务中介资源高度集聚、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商务办公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

  以德思勤城市广场等城市综合体为载体,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雨花,积极与北京金融街集团公司对接,积极引导金融保险机构聚集发展,精心打造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金融保险功能区。加快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设立经营汽车险、健康险、责任险、养老金等业务的专业保险机构。努力构筑安全高效、创新活跃、辐射面广的现代金融保险服务体系。

  现代物流中心

  以雨花现代电子物流园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分拨中心、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加大对物流企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行业整合,建立覆盖全国、走向世界的本地物流企业集团,重点吸引外资航空物流企业在雨花建立总部。推进物流行业协会组建,建设物流科研和人才教育基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定期举办全球或全国性的物流论坛,把雨花区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产业高地。

  中部会议中心

  通过农博会、中博会等平台,加快推进国际性商务会议功能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会议会展中心及基础设施,加强与国际展览公司、国际行业协会的合作,大力引进国际品牌展会,实现会展会议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和信息化,建设国际商务会展中心。统筹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商贸、娱乐设施,积极举办各类大型学术会议、行业会议、商务会议并发展相关产业,构建雨花会议和休闲中心。

  专家学者论道支招

  三大板块谋发展

  从郊区扩展为新城区的雨花区,地处长株潭“绿心”位置,交通网络发达,境内圭塘河、浏阳河穿腹而过,美丽的省植物园坐拥。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该区拥有优越的城区布局、空间经济、景观三大优势。

  凭借这些优势,可从三大板块发展服务产业。文化康乐之谷。将文化、生态、健康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圭塘河、浏阳河两个生态经济带、省植物园等确有的优势,做成一个具备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板块。商贸物流之心。雨花区的商贸在整个长沙显然已有优势。可将高桥商圈与电子商务物流园、时尚品牌等配合起来进行提质,将电子商务物流园发展为企业对消费者直接进行配送的高度。智慧商务之都。将智慧产业与总部经济、金融、中介、会展经济、2.5产业等产业整合,突出研发设计、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

  发展三大板块,实现赶超发展,将对整个长沙调整产业结构、长沙市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城市的试点作出重大贡献。

  围绕高铁做文章

  雨花区在国家面临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切合国家、省、市整体的战略精神。

  高铁站,长沙未来的发展中心。现代服务走廊最亮点就是高铁站。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雨花区怎么布局?以高铁为核心!

  商务中介与现代商贸两个中心以高铁为中心进行整合,朝潭阳洲、德思勤两端延伸,形成两个轴。发展商务中介,雨花区要搭好良好的发展平台,打造专业高端的写字楼,将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共同管理,培育品牌。

  名品时尚中心,作为高铁的服务配套打造。

  中部会议中心,利用高铁服务功能特有优势,打造高铁会展服务特色。

  总部经济中心,优势区域同样在高铁片区。

  围绕高铁做文章,雨花区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势在必得!

  巧借“国际”做强业

  雨花区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在“两型社会”改革的过程中面临很多机遇,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我非常赞同。

  无论传统的服务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雨花区已有很好的基础。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需要引进“国际”来做大做强。

  一个城可因一个人而闻名。将文化传媒中心与文化旅游结合,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文艺名人,丰富该区文化氛围;还可借鉴美国,打造中国式的“好莱坞”影视城。

  建设名品时尚中心,雨花区是个适宜之地。可加强与意大利、法国等时尚名品诞生地进行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名品,高标准建设世界名品直销中心。

  另外,雨花区金融方面发展潜力大,可更多地引进国内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金融的新型业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在生态宜居的雨花区,还可借鉴国际上的“慢城”运动。所谓慢城,就是将生态环境建设得更宜居,让这个城市的居民非常悠闲舒适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

  寻找“蓝海”拓视野

  从2005年起,中国经济重心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湖南、雨花区正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接点,在这里,完全可能形成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我连续多年担任雨花区经济顾问,见证雨花区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今天,雨花区抢占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决策正确,思路清晰。

  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寻找一片“蓝海”来开阔视野。通过新的产业,抓住新的亮点来培育。于是,智慧产业一经在该区提出,在长沙六城区无一有此产业基础的情况下,就列入第一。

  我们还要关注到最前沿的产业,最容易出亮点的产业。去年开始,世界进入了三个时代,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二是云计算时代,第三是进入大数据时代。现代服务业离开大数据、离开云计算就不算是现代服务业。移动互联网来势迅猛。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是11.5万亿,占全球GDP的2%。2010年,移动终端出货量是3.5亿台;到2012年是10亿台,全面超过个人业务。

  现代服务业谁先升起,谁就是太阳!

  分类侧重定方向

  两河一带布局,众多龙头企业……建设中部现代物流中心,雨花区已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该区现代服务业选择11个方向,是对未来总体发展思路进行了一个广泛的探索。可概括为:结构完整,资料详实,数据准确,思路开阔,开端良好。

  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应有所侧重。

  对于雨花区来说,有很多产业基础好的主导产业,比如打造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复合一些其他现代服务业,如时尚名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等;智慧型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是作为一个非常基础的软环境存在的,对于其他产业会形成一个很好的支撑;把2.5产业基地和总部经济基地结合起来,使2.5产业园有越来越多的研发总部、营销总部和区域管理总部,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

  发展现代服务业还需有准确的定位,突出特色就是准确的定位。我认为建设金融中心课题写得非常好。它与全国主要城市做比较,从中发现雨花区可能提供的差异化服务在哪里,差异化定位在哪里。通过差异化,在竞争当中发现自己的生存空间。

  传统、新型两推进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主要手段。雨花区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很有眼光。

  雨花区已经具备了发展服务业的基础,也面临着发展的良好机遇。

  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全面提升传统的服务业。长沙是享誉全国的消费型城市,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起步也比较早,基础非常好。目前雨花区的传统服务业正处于整体跃升阶段,改造和提质的空间很大。要运用信息化、连锁经营包括电子商务这样等等现代的组织经营方式和信息化技术,提升改造;其次要大力培育新型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度非常高,市场潜力非常大,将发展视野聚焦到包括信息服务、中介、社区服务、文化等。如电子商务发展,其未来发展不可限量。另外积极发展与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现代物流业,提高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和服务化水平,加快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

  雨花追梦率先起航

  实现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总动员令,向梦的彼岸靠近,成为中华儿女今日集体动作,美丽雨花·万亿航母,为圆梦率先起航。

  雨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邱继兴面对专家们的论道支招如是感慨:“雨花区曾经创造了‘三力雨花’传奇,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提出创‘五新雨花’。已是中部强区的雨花要领跑中西部,跻身一方阵。 ‘建设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就是我们挺进第一方阵的路径。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我们要醒得早,起得早,动得早,还要动得大。” 邱继兴表示,雨花区将着力打造中部经济这一中心,商务智慧、商贸物流、康乐文体、金融创新这四大支点,实现跳跃式发展,赶超式进位。

  行者的身姿,先行者的速度,令人惊叹,引人奋进!

  逐梦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雨花人着力打造的万亿航母正待扬帆起航!

  (本版图片由长沙市雨花区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罗 玲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