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货店门口整齐地码放着食品,并在标牌上介绍货品的不同特色。
(资料图片)
一颗小小的瓜子,能有多大的能量?也许,30年前,傻子瓜子创造出的神话给了世人一个答案。
如今,瓜子、山核桃、蚕豆等炒货仍是长沙人茶余饭后唠嗑的家常。“哎呀,最近发现一个新炒货店,瓜子颗粒大,香得很咧。”“真的啊?改天买点试试。”吃,是长沙人永不过时的话题。即使在炎夏,炒货的淡季,有一些深巷里的店子门前仍然车水马龙。
■记者 侯小娟
袁氏炒货
子承父业,新疆建生产基地
在长沙韭菜园路上,有一家袁氏炒货。老板袁克俭会定期去店里看看,不过更多的时候是老板娘陈小妍在店里“坐镇”。
听韭菜园路上的老街坊邻居说,这里曾经开过十多家炒货店,只有这家店子开的时间最长。“我们当初来看门面的时候,很多老人家都说这个地方难做起来。”陈小妍说。
浏阳人袁克俭此前是做消防器材的,“父亲在浏阳做了20多年的炒货,我也不能忘了老本行啊。”袁克俭说。如今,袁氏炒货已经有了4家加盟店。
2007年,袁氏炒货正式开张,5元一小包的瓜子、花生,10元一包的天山冰葵,140多元一包的红枣……这些来自新疆的炒货深得老百姓的喜欢,当然店里还有浏阳最有名的炒米。
不过,袁克俭最喜欢的还是瓜子,“你看这瓜子,都是大颗的,小粒我们都不要。”他说消费者喜欢原味,绿茶瓜子之类的卖得都不好。原味之所以最受欢迎,是因为其添加剂最少,“为了保证瓜子的原汁原味,必定不能加入添加剂,这样才能保证口感。因此原味瓜子的保质期都会比较短”。
如今,很多外地的客人也被袁克俭的瓜子吸引,定期叫他邮寄过去。“有位吉林的客人,经常一买就是二三十包。”陈小妍说。
创业心经
做炒货最重要的是货源
做炒货最重要的还是货源。我们通过新疆的朋友在那边设了定点的货源渠道,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这种红枣卖得比好想你都贵,但确实品质好,肉多、味道甜,回头客特别多。瓜子、葡萄、红枣都是新疆货源,我们在那边已经有了一个生产基地。
翁不倒炒货
哥哥炒了十年,弟弟接过来继续炒
现在,荷花池巷内的翁不倒已经换成了木地板、木橱柜,相比此前黑乎乎的店面,显得更加洋气了。
2007年,翁不倒的老板翁国良瘫痪后,店子便一直由弟弟打理。不过,店子里的主打产品仍然还是翁国良当初树立起来的招牌蚕豆,还有原味南瓜籽、葵花籽也特受欢迎,价格在8-10元之间。
不过,故事还得从1997年说起。这一年,湘乡人翁国良开始在长沙荷花池内摆摊炒蚕豆,那个香味足以勾出周边老百姓肚子里面的“馋虫”。
“那个时候就一个炒锅,我哥不停地翻炒,从每天出货30斤,到每天300斤。”翁军良回忆说,为了抢货,很多人凌晨4点就在店门口排队。
后来,由于排队的人太多,翁国良推出“凭票供应”,每张票只能买1公斤,很快,“黄牛”来了,翁军良回忆,“黄牛票”曾一度卖到了10元一张。
创业心经
九成炒货自己炒
店里的炒货90%都是自己炒的,工厂设在望城。从1997年到今天,翁不倒一直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主要是担心加盟店质量没有办法监管,怕砸了招牌。
德雅村炒货
爷爷的老作坊,孙子开起了连锁店
一家名叫“德雅村”的炒货店开遍了长沙的大街小巷。瓜子、山核桃等炒货,山楂、糖果、饼干等各种零食有300多个品种,看得人眼花缭乱。
说起德雅村炒货,它的历史与当年闻名全国的傻子瓜子有一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老浏城桥下,有一间名叫“利源”的炒货小作坊,加工瓜子、花生、蚕豆等产品,除了零售外,还小量批发给行走于长沙大街小巷的挑夫。
每到出货时间,作坊前就挤满了挑着箩筐从四面八方赶来进货的挑夫们,如果不赶早排队还拿不到货。经营这家炒货店的老人叫李苍生,是如今德雅村的老板李友国的爷爷。
1995年,修建芙蓉路,老浏城桥拆迁,“利源”炒货店关门了。随后,李友国从爷爷手中接过“衣钵”,炒货店在德雅村开张了,招牌仍然为“利源”,主营产品仍以瓜子、花生和蚕豆为主。后来,长沙的老百姓似乎都不习惯记住“利源”这个品牌,他们都以“德雅村炒货”相互转告。于是,李友国干脆就用“德雅村”代替了“利源”。
1999年,李友国从江西引进了原味西瓜籽,马上就受到长沙市民的追捧,“那段时间真是卖疯了,有人专门从湘潭、宁乡开车过来买,一买就是二三十袋。”李友国回忆说。
创业心经
丰富产品,连锁经营
不只做炒货,还引进各种休闲食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很早就开始连锁经营,加盟店有七八十家了,并且已经开到了外省。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侯小娟
编辑:康晓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