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招生须防范招生骗子诈骗伎俩 不要相信内部指标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编辑:刘飞越 2013-06-26 09:40:5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讯 (记者 徐媛)在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种种幌子,进行以谋取钱财等为目的的招生诈骗活动,有些考生和家长往往轻信许诺,上当受骗。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用钱买分数”,没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不要轻信招生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

  伎俩一: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行骗。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防范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来排序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伎俩二:混淆教育形式蒙骗。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

  防范提醒: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

  伎俩三:声称“低分高录”哄骗。骗子自称是招生院校或省招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自己有办法让不够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一批院校,只上了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专业,从许多考生手里骗取大量钱财。

  防范提醒: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批次录取分数线和有关政策,不录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我省规定的照顾政策外,没有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伎俩四:谎称“内部指标”、“小计划”诱骗。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与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防范提醒: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招生计划,即便是招生院校投放到我省的机动计划,也只能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

  网上填报志愿时间安排表

  志愿栏目

  本科提前批志愿

  “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志愿

  本科一批至高职专科批志愿(含“单科优秀考生”志愿)

  本科一批征集志愿

  本科二批征集志愿

  本科三批(A)征集志愿

  本科三批(B)征集志愿

  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高职专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

  填报时间

  6月26日至27日

  6月28日至7月2日

  7月18日8 时至18 时

  7月24日8时至18时

  8月1日8 时至18 时

  8月8日8时至18时

  8月18日8 时至18时

  8月21日8时至18时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