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贺红云 龚承平 周璐璐 记者 王洁)“你们报的什么项目?”“进展如何?”自天心区“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暨“四抓四比四争”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项目”二字成为挂在天心人嘴上的一句口头禅,而他们口中所说的“项目”正是天心区在党建工作上的又一创新: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
谈到“项目化”,长期患病的张德煌老人颇有感触。今年以来,他所在的芙蓉南路社区实施了一个名叫“党员E刻服务圈”的项目。社区居民通过QQ、在线应答等工具可以及时地将自己的建议与意见反映给社区工作人员。自“党员E刻服务圈”开通以来,社区已收到居民建议和意见598件,办结580件,有1500余名居民参与互动,网站点击率近8万次。而张德煌老人正是凭着社区发放的E刻服务卡享受到了买药打折、到银行办业务像VIP一样不用排长队等众多便利,而这些都是社区整合辖区内80余家企业为400余户居民提供的资源。
基层党建工作按照项目申报,对项目进行验收、考核,精品项目在人员、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这一机制的引导下,天心区辖区内涌现出一批“学习领先、服务领先、创新领先”的好项目,如红卫小学的党代表工作室、城南路街道党群小组、新天社区“三全服务”都成了社区居民心中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的便民项目、口碑项目。据统计,截至6月下旬,天心区《党建工作行动学习项目可行性评分表》上已经有23个大的项目上报。更为可喜的是,26日天心区的党建“项目制”又创佳绩。通过公开评估、民主投票的形式,包括中浩建设集团的“大手拉小手·爱心助成长”计划、湖南福晟集团的党群“1+1”互助工程等在内的14个天心区非公党建项目与该区成功立项签约。这些项目中既有爱心公益,也包括“红”色文化“三服务”与企业“廉”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街道连社区、部门连项目、“两新”连企业……在一批大项目的带动下,许多像爱心公益、“大手拉小手”一样的小项目正在天心区的街头巷尾、企业中生根发芽,让党员在项目中领跑,让党组织在项目中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于细微处改变着天心区的城市面貌,推动着全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就是要通过立项、评估、实施、验收,将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将服务民生的‘软要求’变成‘硬约束’,通过抓党建来促进天心区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工作上的全面发展。”天心区委书记曾超群表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王洁 贺红云 龚承平 周璐璐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