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9日讯(记者 沙兆华)“如果说以前的低保像个笼子,进来了就能赖着不出去,那么,现在我们的低保更像车站码头,新老低保对象总是流动的。”今年上半年,岳阳市岳阳楼区社会救助局清退已退休的收入超标低保等不符低保政策标准的家庭504户、1247人。同时,全区新申报的763户困难家庭被“请入”低保保障范围。
今年来,岳阳楼区将低保受助对象提供的家庭财产收入与其在与劳动社保、房产、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信息进行比对,同时与民政殡葬执法部门联合,及时清理死亡低保对象。吕仙亭街道观音阁社区居民吴雁萍夫妇下岗后,每月靠着260元的低保金维持着生活。如今,她丈夫做起小生意,生活有了可靠收入。社会救助局经过信息对比,发现其每月2000元家庭总收入已超过低保标准,经过公开评议,吴雁萍家低保今年4月予以停发。
为实现动态管理下低保的“进出公平”,该区成立了“业务归口审批线”,从社区、街道到社会救助局,三级建立了一支由75名专干组成的审批队伍,形成了直接、快速的审批渠道。今年上半年,全区纳入城乡低保没有1例超出政策范围。吕仙亭街道芋头田社区居民李萍的丈夫患肺癌,夫妻将位于芋头田社区住房卖掉治病,回老家居住。今年5月,李萍通过芋头田社区采取异地申报的形式申请救助,社区和街道两级审批人员到其老家入户调查后,同意给予低保补助,现李萍家每月享受低保600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沙兆华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