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发布上半年调查统计数据
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继续增长
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12.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2%
CPI同比上涨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
本报7月16日讯(记者 肖建生 通讯员 张毅)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副总队长刘顺国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调查统计数据。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稳中有进,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继续增长,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64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22元,增长12.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9.1%,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2.2%。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9.6%。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38.8%。
全省城镇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3元,同比增加999元,增长9.2%。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4.7%,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9.0%;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13.3%,贡献率为19.9%;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50.3%,贡献率为20.8%;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10.9%,贡献率为30.3%。
全省农民上半年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976元,同比增加492元,增长19.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增长9%,衣着消费支出增长20.1%,居住消费支出增长27.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9.5%,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增长52%,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增长12.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27.3%,其他商品消费支出增长3.5%。
全省城镇居民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7777元,同比增加542元,增长7.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增长1.4%,居住消费支出增长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2.3%,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增长6.0%,交通与通信消费支出增长28.5%,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增长23.0%,衣着消费支出减少2.9%,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减少2.7%。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1.8%。食品类价格上涨2.4%,是影响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5.6%,猪肉价格下降2.9%,鲜菜价格下降5.1%。
上半年,全省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1%。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4.6%,其中90平方米以下二手住宅价格上涨6%。房屋租赁价格同比上涨0.7%,物业管理费用上涨0.6%。
全省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1.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5%。上半年企业实现利润115.2亿元,同比增长9.2%。
[NextPage]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刘顺国
就2013年上半年有关调查统计数据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肖建生 通讯员 张毅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刘顺国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城乡居民上半年收入、消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 上半年支撑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99元,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支撑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
一是政策性增加收入因素。去年以来,全省以及各市州出台了多项增加收入政策。2012年7月1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分4个档次分别提高不同地区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劳动者月工资最低标准的高低档分别为1160元和870元,增长的总体幅度为13%-14%;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调增;多个市州上调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二是经营与投资环境改善。中央和我省自2012年起,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在融资、减税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经营环境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好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小企业的负担,企业效益提高,个体经营获得的利润明显增加,城镇居民在个体经营和股息红利等方面的收入明显增加。
三是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和意愿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种民间投资借贷活跃,房屋出租数量和租金标准提升,财产性收入大幅度增长。
问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消费有哪些亮点?
答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777元,同比增加542元,增长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亮点主要有四:
一是消费结构升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向高层次转化,表现为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2808元,增长1.4%。
二是交通与通信支出增势强劲,交通通讯工具更新需求旺盛。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1297元,同比增长28.5%,在八大类消费中增速居首。其中,汽车消费市场继续升温,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购买家用汽车支出大幅增长,车用燃料及零配件支出202元,增长21.0%。随着3G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工具特别是移动电话的升级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通信支出409元,同比增长19.4%。其中购买移动电话支出102元,增长37.7%;上网费支出64元,增长28.1%。
三是网络消费热度不减。随着信息网络与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消费发展迅速,各大电商接连不断的折扣促销活动,使得网购需求持续保持旺盛。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61元,同比增长66.8%。
四是金银珠宝饰品消费大幅增长。黄金价格下跌引发各地“购金潮”,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金银珠宝饰品消费91元,同比增长88.6%。
问 上半年全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64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2元,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
收入增长的主要亮点:
一是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48元,增长19.1%,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0.6%,比重超过一半,贡献率达72.2%,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738元,增长9.6%。
三是从事第三产业经营性收入增长快。上半年农民从事第三产业经营的现金收入为570元,同比增长22.5%。
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劳动力供给减少促工资提高。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老龄化加快、民工荒的出现以及农民外出务工环境的改善、最低工资的提高,农民务工工资水平提高较快。
二是粮食连续丰收和政府补贴提高。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国家对种粮补贴等政策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规模化,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
三是家庭经营形式多样化。农村家庭开展家庭经营形式逐步多样化。如进行加工、规模养殖、开展运输服务、经营餐饮等,收入都有大幅增加。如上半年,从事交通运输邮电业的收入增长21%,从事餐饮的增长37.5%,从事社会服务业的收入增长21.3%,都大大高于其他收入的增长速度。
问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有哪些亮点?
答: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976元,同比增加492元,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上涨17.7%,实际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亮点主要有四个:
一是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商品消费支出分别增长9.0%、20.1%、27.1%、19.5%、52%、12.3%、27.4%、3.5%。
二是食品消费比重下降,消费结构升级。上半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人均支出988元,同比增长9.0%。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的比重为33.3%,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
三是居住类消费支出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626元,增长27.1%,占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1%。其中购买建筑、维修生活用房材料分别增长59.2%、40.9%。
四是交通和通信支出大幅度增长。随着农村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汽车、摩托车、移动电话等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和价格的下降,农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增幅“领跑”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上半年农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334元,增长52%,占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比重为11%。其中购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支出大幅增长。
问 上半年全省农民工外出务工结构有何变化?
答 上半年末,全省农村常住户外出劳动力906.29万人,同比增加50.57万人,增长5.9%。人均累计外出从业142天,同比增加3天,增长2.2%。外出务工结构主要有三点新变化:
一是外出地域在省内就业比重明显提高。期末外出劳动力在湖南省内从业的占34.7%,增加3.8个百分点。
二是从事二产业的比重减少,从事一、三产业的比重增加。期末外出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占67.0%,减少2.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外出总人数的49.4%,同比减少了3.7个百分点。2009-2012年,其比重分别为52.6%、53%、55.6%、和50.3%,今年上半年的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下。从事第一、三产业的分别占1%和32.0%,比重分别增加0.8和1.8个百分点。
三是外出平均年龄增加。期末外出劳动力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82.5%,同比减少了1.7%;农村外出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1.3岁,同比增加了0.4岁。
问 上半年CPI涨幅较上年回落的原因是什么?上涨幅度较大的类别和品种主要有哪些?
答 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比去年同期涨幅回落了1.1个百分点。CPI涨幅回落的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食品类价格特别是猪肉、鲜菜价格持续下降。上半年,我省食品类价格涨幅为2.4%,比去年同期涨幅回落了3.1个百分点。影响食品类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猪肉和蔬菜价格下降,禽流感也有一定影响。上半年猪肉价格下降2.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省鲜菜价格下降5.1%,比去年同期的15.3%回落了20.4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回落。从生产者价格指数来看,上半年我省工业者出厂价格下降1.7%,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1.4%,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双双下降,其中钢材、煤炭、石油、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对CPI涨幅回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三是国际重要商品价格回落明显。今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动力较弱,国际市场资源、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如黄金、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下降,铁矿石、石油等价格需求疲软,国际重要商品价格回落也是影响CPI回落的因素之一。
四是翘尾因素影响逐步减少。上半年我省CPI翘尾因素仅为0.24个百分点。
虽然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但涨幅较大的类别和品种仍然突出。价格上涨较大的类别主要是烟酒类、食品类、衣着类和服务项目,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3.9%、2.4%、2.0%和2.0%。食品类中上涨最大的品种是:牛肉上涨24.4%,羊肉上涨11.0%,粮食制品上涨9.6%,面粉上涨8.1%,食用植物油上涨8.0%,豆制品上涨7.7%,活鸭上涨7.7%,淀粉及制品上涨7.4%,畜肉制品上涨7.2%,鲜蛋上涨7.1%。
问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有哪些特点?
答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价格变动主要呈现5个特点:
一是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稳步上涨。上半年,湖南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5.1%。分月看,同比涨幅呈逐月上升态势,1-6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2%、2.9%、4.6%、6.1%、7.3%和7.8%。
二是新建商品住宅中中等面积的住宅涨幅较大。新建商品住宅中90-144平方米的住宅上涨5.5%,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上涨5.3%,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上涨4.4%。
三是二手住宅中小面积住宅销售价格持续领涨。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4.6%。其中90平方米以下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涨幅最大,上涨6%。
四是土地交易价格涨幅较大,同比上涨10.1%。4个种类全面上涨,涨幅最大的是商业营业用地,上涨17.3%;居住用地紧随其后,上涨9.3%;工业用地排在第三位,上涨6.3%;其他用地价格上涨5.9%。
五是房屋租赁和物业管理价格小幅上涨。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7%,物业管理费用上涨0.6%。
问 下半年全省房地产价格的走势如何?
答 综合各种因素,从目前情况分析,预计下半年湖南房地产价格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一是政策因素。上半年出台的“国五条”及实施细则对保持房地产价格的基本稳定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二是市场供求。一方面,湖南房地产市场供应充足,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全省商品住宅待售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据对全省10个地级市中心城区重点调查显示,1-5月10个地级市新建住宅网签成交面积1161.41万平米,较上年同期增长57.1%。
三是建房成本分项目价格有涨有跌。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中钢材价格下降5.9%、水泥下降1.8%,但同期商品住宅用地价格和建筑施工企业人工费分别上涨了10.4%和8.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建生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