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矿井深处查安全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伟锋 编辑:高芹 2013-07-20 09:42:3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李伟锋

  实习生 张影 通讯员 苏宏高

  为期3个月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正在全省紧锣密鼓进行。为督促各地深入、扎实排查各行各业安全隐患,省政府派出15个督查组开展明察暗访。

  7月18日,烈日当头。郴州市临武县三十六湾山头,南方矿业有限公司玉岭多金属矿区,正在进行技改升级。

  上午10时左右,从崎岖山道开上来的一辆越野车戛然停在矿井口。负责带队对郴州市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开展督查的省安监局副局长朱崇洲走下车,换上随车携带的下矿工作服、矿靴,带上安全帽,拿上矿灯,径直向矿井走去。

  三十六湾曾经是我省矿业秩序最为混乱的矿区之一,隐患重重,事故频发。2008年,郴州市铁腕整治这一地区矿业秩序,将玉岭多金属矿区的10个矿整合为一个矿。民营企业南方矿业公司通过竞拍,以13.6亿元获得该矿区开采经营权。

  归为民营企业名下的矿区,安全生产这根弦会松下来吗?矿井升级改造究竟搞得怎么样?

  朱崇洲要对这里进行一次“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的突击检查。

  走进矿井,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巷道加固、施工。新开凿、拓宽的巷道,全部锚注加固,电线、通讯线缆整体挂在巷壁上,通风、排水管道全部是崭新的不锈钢管,头顶的照明设备采用LED灯,煞是壮观。再看脚底的运输轨道,全部采用大型号钢轨,笔直的轨道,直插矿井深处。

  “斜井有多长?”朱崇洲问闻讯赶来的公司总经理尹柏生。

  “1050米。是目前全省矿井中最长的。”

  “轨道安装进展如何?”

  “请的专业巷道施工队伍,无缝焊接,相当于高铁技术了。”

  “轨道是生产运输通道,马虎不得。”朱崇洲边说边蹲下身子,用手反复摸了摸轨道接头,果然是无缝焊接。这位曾在大型国有矿山摸爬滚打过20多年的“老矿工”连声赞叹。

  据介绍,这也是目前我省矿山领域首次采用无缝焊接技术。

  “投资大吗?”沿着斜井台阶,朱崇洲一步一步往矿井深处走。

  “仅一个轨道焊接就需600元,整个斜井有900个接头,要花54万元。技改升级已经投资了1亿多。全部完工,可能要花3亿多元。”

  “安全,首先要靠投入。作为民营企业,能在安全上这么舍得投入,难能可贵。”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国家二级标准化矿井。”

  “这里原来乱采乱挖严重,井下情况复杂,采空区多,要注意施工安全。特别是巷道爆破、运输提升等过程,要做好安全防护。”朱崇洲边检查,边叮嘱。

  排水量多大、通风情况怎样、机电设备运转如何、安全风险如何防控……在井下,朱崇洲一一查看,仔细询问,并要求企业生产服从安全,不要急于投产见效。

  井下温度高、湿度大,一圈下来,汗水浸透了衣服。走出矿井,一阵热风吹过。来不及休息,朱崇洲又翻过高耸的山头,查看尾矿库除险加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伟锋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