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赔本”的电网改造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军 编辑:高芹 2013-07-23 09:27:4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杨军

  通讯员 李丛蓉

  在海拔500多米的陡坡上,刚竖立起一根12米长的电线杆,一名技工顶着烈日,爬到杆上安装设备。电杆下面,10多名头戴安全帽的队员齐声喊着“嗨哟”的劳动号子,从下往上拉一根50毫米粗的电缆。这是最近记者在安化县南金乡合兴村看到的场景。

  “这是我们‘两乡一场’农网升级改造的一部分。”在现场督查施工的县电力公司总经理龚江漫告诉记者。“两乡一场”是指安化县南金乡、古楼乡和柘溪林场,地处山区和库区,境内山峰九龙池海拔1622米,为湘中第一高峰。记者从安化县城出发,小车在山间公路上盘旋,48公里路程花了2个多小时,拐了500多个弯。这里的村民大部分是柘溪库区后靠移民,去年人均纯收入才2000多元。

  “我们这里灯泡不如蜡烛亮,而且经常停电,今年过春节都是点蜡烛过的。”在一旁看架线的67岁的合兴村村民夏军礼说。前来慰问电力施工人员的南金乡副乡长夏赞文说,合兴村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用的是附近小水电直供直管的电,没有进入国家电网,线路老化,变压器偏小,供电经常出问题,“刮不得风、下不得雨,打不得雷”。通电没出问题时,也是“日光灯照不明、洗衣机转不动、电视机当摆设”。而且,每度电平均还比城镇贵0.2元多。

  “两乡一场”农网升级改造就是将原来的小电网供电改为国家电网供电,使58个村3万多人用上与城镇同网同价的电。

  “电的问题解决了,我就不担心亏钱了。”南金乡南金村村民刘克林告诉记者,他有200亩茶园和一个茶叶加工厂,以前制茶时经常停电,一些鲜叶因没及时处理烂掉了。去年10月,村里农网改造完工后,至今再没停过电。去年他制茶亏了20万元,今年预计可赚30万元。

  “农网升级改造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还赚了钱,可我们做的是赔本生意。”龚江漫总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电网改造成本相对较高,他们为“两乡一场”农网升级改造,贷款投入了8000多万元。但在今年底工程全部完成后,公司在“两乡一场”一年用电销售额只有360万元,其中价差收入仅40多万元。算完经济账,龚江漫说:“我们是国有企业,既讲效益也讲社会责任,农民对我们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杨军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