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伍家岭建湘新村:立交桥空地成了文化广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王斌 崔月龙 编辑:刘飞越 2013-07-24 11:29:51
时刻新闻
—分享—

波隆立交桥下的市民文化广场,成为市民纳凉休息的好去处。王斌 摄

  记者 王斌 实习生 崔月龙

  拥挤的道路,林立的高楼,密集的居民小区……位于老城区的伍家岭在高楼环绕中,显得逼仄不堪。但是如果来到波隆立交桥下,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昔日闲置的数百平方米空坪,早已改造成市民文化广场,成为市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近日,记者走访伍家岭街道建湘新村社区,恰逢在立交桥下文化广场举办“军民共建平安幸福家园”幸福社区节活动。居民们争先恐后举手,抢答消防安全知识问题,社区艺术团《绣军鞋》等精彩的舞蹈表演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作为伍家岭建湘新村、蒋家垅等社区居民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立交桥市民文化广场见证了他们生活的变迁。

  群众“要”场地自建文化团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伍家岭商圈是长沙市五大商圈之一,汇集了北斗星、泰阳等著名商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商场面临着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周边企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产生了大批下岗职工,伍家岭商圈一度衰落,周边社区也逐渐陷入困顿。

  “过去人们下班就回家,再加上老年居民多,基本没有什么活动。”建湘新村社区甘家冲1栋居民王秀英老人回忆。小区下岗职工众多,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邻里间缺乏交流沟通,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成为吵架扯皮的导火索。

  人们开始想到了开展文化活动,摆脱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文化活动能增进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大家在活动中得到快乐。”社区居民、文艺骨干蔡庆华说。

  为了找到合适的场地供居民开展文化休闲活动,蔡庆华联合几位文艺骨干,在社区的帮助下多次找过建筑单位、物业公司和事业单位家属院,争取他们的支持;并向废弃的空置地、单位停车场“要”场地,变废为宝。

  现在,小区的居民们已经有了波隆立交桥市民文化广场等几个固定活动场所,变化随之来临。人们离开了牌桌和酒桌,加入到文化活动的热潮中。社区活动多了,脸上笑容多了,邻里矛盾少了,沉闷的社区重新变得一片生气。

  读书看戏玩摄影,文化活动浸润人心

  在蔡庆华牵头成立舞蹈队后,小区居民徐泽群和何志勇等人于今年2月发起成立“帆凤文化艺术团”,自编自演小品《快乐的离退休老人》和《乡里妈妈进城来》,弹词节目《幸福社区雷锋多》,花鼓戏《刘海九妹唱长沙》等精品,让社区居民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艺术团成立后到社区、乡村、部队、监狱等地进行过多次公益演出。今年53岁的艺术团编排王丽说,以前足不出户,每天“玩牌、看电视”,现在“好过得多”。

  在艺术团等活动的带动下,居民们又开展了读书会、广场舞、书法摄影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伍家岭街道举行“我读书、我快乐”活动,先后订购下发《看见》、《读有所得丛书》等一系列大家想看、爱读的精品书籍,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进街道居民之间的交流,培养居民和谐幸福观念,打造平安幸福社区。

  在整个开福区,目前有群众文艺团队144支、文化专干140人、文化辅导员127人、文化志愿者1270人。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王斌 崔月龙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