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通过专家论证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编辑:王娉娉 2013-07-27 14:59:53
时刻新闻
—分享—

  戏水骑行,享受山水之美,梅溪湖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已经彰显城市特色和山水自然灵气,成为长沙市民休闲的最佳场所之一。李锋 邹麟 摄影报道

  本报讯(记者 岳冠文 实习生 熊鹏)2011年11月,先导区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25日,《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纲》顺利通过专家论证,这也意味着全国首张跨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蓝图框架已经绘就:到2020年成为独具湖湘文化特色的全国首批跨行政区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区一县功能定位各具特色

  《规划大纲》明确了总体目标是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先导区打造成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以及跨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引领区。

  为了打破行政区界线,依据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大纲》明确了先导区三区一县的功能定位。岳麓区为先导区的行政文化、生态居住与金融商务中心,同时具有科技信息服务功能、体育休闲服务功能和旅游休闲服务功能;高新区是先导区的高科技产业集中区,其功能定位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先导区居民提供就业和致富机会;望城区主要定位于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物流业;宁乡县是先导区的重要农业区,也是先导区重要的制造业发展区和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打造滨江新城金融商务区、梅溪湖国际服务区、洋湖总部经济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和麓谷科技新城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精品片区。

  塑造洲水相拥的城域风貌

  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建设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为此,《大纲》建议建立“蓝脉绿网+绿块”的区域生态网络,构筑以生态廊道为骨架,块状绿地为基质的区域生态格局。如在主要城市片区中心建设大型绿地——“绿心”。加强公园绿地建设,新建一批城市公园:提升橘子洲公园、麓谷公园、王陵公园,整治天马山景区公园,建设西湖文化公园、后湖公园、北津城遗址公园、岳北渔场水上公园、桃花岭景区公园、梅岭公园。建设湿地公园,保护开发湿地绿洲。重点建设洋湖、梅溪湖、金洲湖、大泽湖、团头湖、千龙湖湿地公园,在梅溪湖、观音岩水库等主要湖泊、水库周边建设水源涵养林。对散布于湘江的傅家洲、鹅洲、水陆洲、柏家洲、巴溪洲、香炉洲、月亮岛等20多个尚未开发利用的生态绿洲加以保护和适度开发,塑造洲水相拥、陆岛相望的城域风貌。同时,建设人工森林、绿色走廊、楔形绿地等,使之成为新鲜空气的库地和通道。

  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大纲》提出可建立覆盖先导区的废品回收奖励IC卡系统。“居民变卖废品时通过刷卡积累积分,将废品回收IC卡同市民卡或公交IC卡关联,废品回收收益返成公交卡费或减免卫生费。”

  【名词解释】

  蓝脉绿网:指充分利用发达的河流水系,沿城市重点景观河道和主要城市道路设置绿化带,与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广场相结合,构筑相互联通的绿色网络。蓝脉即河流。

  绿块:是指加强块状绿地建设,在城市片区中心建设大型绿地“绿心”。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