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国生 尹超 廖声田
通讯员 蒋献辉
7月24日一大早,记者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溪布街附近的索溪河发现,很多人携带塑料桶等工具,欢欢喜喜地在河里捡鱼。一打听,原来前一天,有人向该河段投了俗称“鱼鳞尽”的农药草甘膦。
近段,因上游水源不足,索溪河干涸缺水,一些人趁机放药毒鱼。这次毒鱼,是从游客出入的吴家峪口门票站下方河段投放的农药,沿途是游客来往的主要通道,许多游人见状忍不住摇头叹息。“黑良心的,每年都放药!”在河边洗衣的毛大姐实在看不惯这种行为,气愤地说。她觉得,这种行为破坏生态,游客看到了影响也不好,呼吁政府治治那些毒鱼的“黑手”。
武陵源区每年都会郑重其事地在索溪河放流一批鱼苗,如红色鲤鱼、鲫鱼等,但只见人放不见人管。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向国生 尹超 廖声田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