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温“破四”
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发布
气象部门进入高温干旱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本报7月31日讯(记者 周月桂 通讯员 谭萍)“慈利40.8摄氏度、桃江40.2摄氏度、桃源40.2摄氏度。”昨日,湖南高温已“破四”。今天上午,省气象局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目前,全省气象部门已进入高温干旱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昨天(30日)全省出现大范围37摄氏度以上高温,湖南平均最高温达37.4摄氏度,其中慈利以40.8摄氏度滚烫气温位居高温榜首。省气象台自7月22日起,已连续9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29日湖南启动今年首个干旱应急响应,30日又启动今年首个高温Ⅱ级应急响应。31日上午10时,省气象局拉响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提醒公众防御高温危害,提请相关部门做好供电供水科学调度。
省气象台预报员唐杰称,未来一周晴热高温继续发展,今天和8月1日是此轮高温发展最强时段,局部最高温将达40至41摄氏度。气象部门表示,将密切监测天气,加强短时、短临预警信息发布,抓住一切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缓和高温干旱形势。天气炎热,大家要安排好作息,以度过炎炎夏日。
我省首次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重点保障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种子生产用水、高效经济作物用水
●限制造纸、酿造、印染等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工业用水;限制洗车、洗浴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
本报7月31日讯(记者 刘勇 柳德新)根据当前旱情发展趋势及《湖南省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省防指今天会商决定,自7月31日18时起,全省抗旱应急响应由Ⅲ级升为Ⅱ级。这是实施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以来,我省首次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
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州10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旱,且日趋加重。据省气象、水文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期,我省仍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降雨少、蒸发大、需水多,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省防指要求,相关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应急响应要求,强化抗旱措施,突出重点,全面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当前抗旱的重点是,保障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种子生产用水、高效经济作物用水。
目前,全省采取多种举措,科学调度抗旱。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省防指进一步做好大中型水库的统一调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蓄、引、提、调并举,全力开机提水抗旱,全省所有泵站全力开机提水,努力扩大浇灌面积;加大农业、城市生活、工业节约用水力度。灌区尾部要做好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加强污染源治理,限制污水排放,严防城乡供水水源和灌溉水源水质降低。在中度干旱调度措施的基础上,将城镇供水和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放在抗旱调度首位。作为城镇供水水源的中小型水库,要压缩农业灌溉用水;对村边塘要划出1至2口人畜饮用水专用塘,保证人畜饮水需要。
各级政府也纷纷采取应急措施抗旱。临时设置抽水泵站,开挖输水渠道;应急性打井、挖泉、建蓄水池;应急性跨流域调水;在保证水工程安全的情况下,适量抽取水库死库容;临时在江河沟渠内截水;依法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对饮水水源发生严重困难地区临时实行人工送水。
省防指要求,立足抗大旱,全省限制造纸、酿造、印染等高耗水、重污染企业的工业用水;限制洗车、洗浴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限制或暂停排放工业污水;限时或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
省领导杨泰波、张硕辅、戴焕出席会商会。
[NextPage]高温中的气象“热词”
——解读高温预警与应急响应
本报记者 周月桂 通讯员 罗丹
从6月份开始,高温预警信号不断升级,气象部门也已进入高温Ⅱ级应急响应状态,气氛越来越紧张.高温预警、应急响应成为天气“热词”,它们到底有何含义,7月31日,记者采访了省气象局相关专家。
高温红色预警:停止户外露天作业
应对严峻的高温形势,省气象台自7月22日起,已连续9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并于7月31日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
据介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预警信息。高温预警信号等级分三级,分别以黄、橙、红表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标准为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摄氏度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标准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摄氏度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标准为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摄氏度以上。
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落实防暑降温措施。达到高温红色预警,应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
高温Ⅱ级应急响应:启动级别最高
7月30日上午11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发命令,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当日17时,湖南省气象局局长常国刚签发命令,启动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国家和我省气象部门有史以来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
根据《湖南省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设为IV级、Ⅲ级、Ⅱ级、I级四个级别,I级为最高级别。
当省气象台连续2天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且预计未来3天内上述预警区的大部地区仍将达到高温黄色预警标准时,气象部门将启动高温Ⅲ级响应;当省气象台连续2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且预计未来3天以上上述预警区的大部地区仍将达到高温橙色预警标准或高温红色预警标准时,Ⅱ级响应启动;当省气象台连续2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且预计未来3天内上述预警区的大部地区仍将达到高温红色预警标准时,Ⅰ级响应启动。
应急响应内涵:要求搞好气象服务
应急响应的级别不同,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不一样。
Ⅱ级响应启动后,省气象局应急办、减灾处、观测处、预报处,省气象台、气候中心、气科所、人影办、信息中心、气象服务中心、装备中心、运营中心、后勤中心,各市(州)气象局进均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明确应急岗位责任人,制定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安排,及时启动加密观测,有关应急装备进入待命状态,根据领导小组的部署开展服务。常国刚要求:“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职责组织做好应急值守,及时公布高温实况、准确发布高温预警、提醒公众做好防范,同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省气象局,全力做好高温干旱应急气象服务工作。 ”
据了解,6月中旬开始,湖南气象部门已全面开展高温气象服务,省气象服务中心推出《2013年高温气象服务》网络专题,发起“湖南凉镜头”微博话题,运用微博、声讯电话、电视、报纸、电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媒体高温气象服务。
[NextPage]省财政厅:紧急拨付抗旱资金5000万元
兵分两路深入基层抗旱救灾
本报7月31日讯(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罗云峰)7月30日,省财政厅再次紧急拨付资金5000万元,支持全省抗旱救灾工作。
面对当前严重旱情,省财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第一时间启动抗旱救灾应急机制,建立24小时值班机制,加强与抗旱救灾相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筹措抗旱资金,及时向中央汇报灾情,争取中央支持。今年4月,省财政厅提早谋划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拨付1.16亿元特大抗旱补助费,用于支持县级抗旱服务队建设以及抗旱应急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省财政厅7月30日再次紧急拨付5000万抗旱资金,支持各地抗旱救灾。同时,省财政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下阶段抗旱救灾工作,由两位副厅长带队赶赴衡阳、湘潭、株洲、娄底、邵阳等旱情重灾区实地查看灾情,积极支持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按照《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管理办法》,省财政厅切实加强抗旱资金使用管理。一是严格资金使用范围,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加快资金拨付,督促各市州、省直管县(市)财政、水利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三是健全资金监管体系,不得挤占、挪用补助资金;四是认真编制设备采购方案,严格实行政府采购。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刘勇 柳德新 唐爱平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