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邵干旱走廊抗旱直击】被雨水遗忘的村子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编辑:高芹 2013-08-04 09:13:53
时刻新闻
—分享—

左图:8月3日,村民在新化县城东北部某水库里行走。

右图:村民陈代湘面对失收的稻田一脸茫然。

  均为本报记者 赵持 摄

  本报记者 周月桂

  8月2日,天空起了云。75岁的村民陈趋吉,一早起来发现风向变了。

  “转北风了,可能会下雨了。”他有点激动,把自己观察到的变化在村子里到处宣扬。

  这是位于新化县北部圳上镇的一个高海拔山村——桐子村,2日,记者来到村里的道人场院落,这里住着两个村民小组的200多号人。从6月22日开始,道人场就再没有下过雨。

  石灰岩地区存不住水,桐子村历来少水少土。然而,在陈趋吉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干过。“哪怕是1972年大旱的时候,人也有水喝,现在水都喝不上了。”

  一上午,大家坐在村头风口上,边聊天边观察着风向。一旁干涸的山塘底部,几只母鸡在低头觅食。

  盛夏的山村本应是一年中绿意最浓的时候,那些在岩石上辛苦种植艰难成活的树木,却开始发黄、枯死。深绿的松柏林像是挑染了大片红发,特别刺眼。

  “蛤蟆都没有了。”54岁的陈代湘说,俗话讲“干死蛤蟆饿死老鼠”,没想到真把青蛙干没了。往年这时节的晚上,村子里蛙声阵阵、萤火虫飞舞,今年这两者都无处可寻了。

  人畜喝水都为难,庄稼就顾不上了。玉米未老先黄,“衣衫”半披半挂地立在黄土里,一副潦倒样子。极少数早熟的品种虽然玉米粒不饱满,但总算还有部分收成,更多的玉米已经绝收。

  耐旱的玉米尚且如此,水稻更无生路。少水的村子,只能种一季稻,干旱正逢着一季稻抽穗扬花。稻田已经焦渴开裂,禾苗半黄半青,似乎并未丧失生命力,但在最需要雨水的时节遇上大旱,全村上千亩水稻已经注定颗粒无收。

  陈代湘在自家开裂的稻田里割水稻,水稻秆仍是青绿的,“不舍得割,但是已经没用了,趁着还有点营养,给牛吃。”

  人们的生活习惯悄然发生着改变。家家户户盆和桶摆了一地,洗完菜的水洗碗,洗完澡的水洗衣,洗完碗筷和衣服的水留着喂牲畜。陈代湘的妻子,指着几桶浑浊的水说:“拿这个喂牛,真是于心不忍哪。”

  陈代湘四岁的孙女和两岁的孙子,赤着脚追逐游戏。黑乎乎的小手,将脸抹得黑一块黄一块,“小孩子一天到晚玩泥巴,哪有那么多水给他们洗脸哟,”奶奶很不好意思,又说:“衣服有两天没洗了,今天洗澡的水都没有了,只有半缸喝的水。”

  太阳底下,记者陪着村民聊天,天热口渴,却实在不好意思、也不忍心向他们要杯水喝。

  下午,风向又转成南风了,雨一滴也没下,阳光重又火辣起来。

  “我看这雨是没指望了。”陈趋吉很失望,一村的人都失望了,一村的庄稼和牲畜也都失望了,陈代湘小孙女黑黑的小脸上也满是失望。

  这一天,热带风暴“飞燕”的外围云系扫过湖南,给湘东南、湘西部分地区带来了降雨,但身处湘中的新化县未能有此幸运。

  从7月30日开始,桐子村饮用水告急,31日,县里和镇上都给这里送水了。县里来的是大车,够装10吨水,镇上来的是小车,装1吨水,小组长陈代建再用摩托车载水,送到五保户、独居老人家中。陈趋吉子女均外出打工,便是由陈代建送的水。

  不过陈代湘家的容器有些准备不足,家里所有的盆桶缸都用上了,还是没能用上两天,眼看就要断水了。

  “明天再不送水就没得喝了哟。”陈代湘对陪同记者前来的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伍常青说。

  “明天肯定送。”伍常青说。

  “那我得赶紧去买几个大桶,明天要多装点。”

  道人场的居民们想建一个蓄水池,从山底一处水源抽水上来,以后遇大旱就可以保证人畜饮用水了。

  水源处与道人场的落差有200多米,在现场的镇党委书记陈元怀认为投入不小,而发挥的效益有限。陈元怀一直想修通一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水渠,这条水渠叫团结渠,年久失修,原本可以灌溉6个村子5000多亩农田。苦于资金投入实在太大,团结渠的修通还有待时日。

  坐在村口的人们只能继续期待着一场大雨。马上要立秋了,如果雨及时的话,还赶得及种点秋荞、小麦、红薯、萝卜、土豆,当下半年的口粮。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月桂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