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帮助乡亲们抗旱 村支书刚刚病愈又投入“战场”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尹超 向国生 编辑:王津 2013-08-09 10:12:55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尹超 向国生

  通讯员 黄杰 李伊芳

  8月8日,为帮助乡亲们抗旱、连续18天坚守而累倒的慈利县许家坊土家族乡麒麟村支书赵代礼刚刚病愈,又投入炙烤的“战场”。

  “水稻正在‘灌浆’,一天不落雨,一天不能松。”被烈日晒得黝黑黝黑的老赵即使躺在病床上,也惦记着全村近300亩稻田。他说,幸好村里在2009年的“小农水”建设中修了1个40千瓦的电排站和1座能蓄水100多吨的水塔。

  7月16日开始,由于连续干旱,村里的水稻眼看着快要“渴”死。一直照料病重在床的妻子的老赵,一边叫回在外打工的女儿照顾母亲,一边检修电排,准备抽水灌溉。

  电排房是个矮小的水泥屋,每天炙热的阳光将这里烤成了蒸笼,而老赵一天要在“蒸笼”里挥汗作业10余次。每隔2个小时就得往电排里加机油,高温下的电排线路经常发生“短路”,需要及时检修、重新启动,时刻不能离人。从溪河里好不容易把水抽到水塔,又得严格按计划分水、赶水,最终浇灌到干涸的稻田里。

  起初,乡亲们求水心切,都想着早些给自家田注水,一度曾发生争执。但有老赵日夜把守、公平分水,大家都服。可这样一来,却累苦了赵代礼。

  8月3日中午时分,电排又一次停止运转。老赵顾不上吃饭,又一头扎进近乎窒息的电排房里抢修。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电排再次启动,日夜操劳的赵代礼只觉双腿一软、两眼一黑,“扑通”一声瘫倒在地……乡亲们闻知,都纷纷赶来看望。“我们这里不缺水,多亏了赵书记‘拼命’!”村民们既感到自豪,又心疼他们的“拼命支书”。

  医生建议年近60的老赵多注意休息,可他却说:“旱情这么严重,在家里睡不踏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尹超 向国生

编辑:王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