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2日讯(记者 朱章安 通讯员 谭珍利 周巍 文锐)8月8日上午,衡东县石湾镇沅头、兴沅、泉水等3个村20多名村民,将一面写有“心系三农、敬业奉献”的锦旗,送到衡东县水利水电局,感谢该局干部职工及时对渠系进行维护和清淤,增加了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减轻了3个村旱灾损失。“如果我们这里的干渠没有白莲水库管理所干部职工及时修复和清淤,今年我们3个村要多出近860亩稻田受旱,渠道尾端的灌区更会无水抗旱了。”沅头村支书谭柏林说。
去冬今春,衡东县着眼长远,统筹安排,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县财政投入各类资金900余万元,共完成渠道水毁修复工程180多处,干渠清淤长度达340公里。同时,抽调专业技术力量,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做到“开工一处,完成一处,受益一片”。由于渠道做好了防渗和清淤处理,面对今年特大旱灾,全县境内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了30%左右,有近8万亩农田因此获益。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章安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