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编辑:王津 2013-08-17 08:55:0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讯(记者 岳冠文)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有没有标准?记者昨日获悉,市政府研究室发布的《长沙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12)》给出了长沙人的幸福答案: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被联合国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对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最新公布的《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长沙已基本具备了申报条件。

  居民拥有住房比率:

  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长沙率先全国实行经济适用房货币化改革,启动实施安居工程建设,初步构建了城乡统筹、全域覆盖、层次分明、相互补充的住房保障网。2008年以来,5年累计投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51.48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和城镇住房保障38.42万户,全市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20多万套(不含城区农民安置房),超过2007年以前住房保障总量的90%,年均保障户数是实施经济适用房货币化改革前的2倍以上。从2009年起,启动大规模城市棚户区改造,改造棚户区面积近500万平方米,5万多户棚户区居民乔迁新居。2012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3.1平方米,居民拥有住房比率达90.1%,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

  城市家庭拥有汽车: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

  2012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288元和15057元,比2007年分别增加14135元和8718元。近五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3,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22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3位。2012年,城市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6.5辆,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

  路网密度:

  达畅通城市A类一等水平

  从2008年起,投入7亿元连续实施4期“畅通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全市过江通道达到9条。坚持公交优先,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占营运公交车的44%,CNG双燃料出租汽车占75%;新增公交线路13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7条,公共交通分担率达32.97%;增设芙蓉路、五一大道等18条主干道公交专用道,36条主次干道全线禁停。在车辆保有量由57万辆增至120万辆的情况下,基本缓解了“出行难”问题。2010年荣获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称号。2012年,城市人均道路长度8.84米,人均道路面积13.93平方米,路网密度7.32km/km2,达到全国畅通城市A类一等水平。

  空气质量:

  优良率居省会城市前列

  从2008年起实施《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10多亿元,完成各类环保和生态建设项目360个。2012年启动实施第二轮“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共安排项目408个,项目概算资金约140亿元。生态环境质量稳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被联合国授予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

  2012年,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由2007年的3.02公斤/万元削减到1.54公斤/万元,降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仅为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的1/3。近5年城区新建污水处理厂7个,推进96个排污口截污改造,关停搬迁130家涉水污染企业,污水排放实现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湘江出境水质常年优于入境水质。2012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33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07年的82.7%提高到90.7%,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综合评价:

  已具备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

  “人居环境水平较过去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报告》指出,对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最新公布的《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长沙已基本具备了申报条件。

  对比评价指标体系的定性、定量指标,截至2012年底,长沙已达到54项,达标率为86%。而根据2009年度的《长沙人居环境发展报告》,当时长沙对比体系定量指标,达标率为66.7%。

  《报告》指出,目前长沙的主要差距存在于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图书数量、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百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好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人口密度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编辑:王津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