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尹健 毛黎明 唐嘉
两口大锅煮饭菜,一群村民忙不停。8月21日上午,在永州市道县祥霖铺镇向阳村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一个大庭院里搭起的瓦棚下,6位村民按照分工,分别切菜、烧火、做饭、掌勺,各负其责,忙而不乱。庭院的另一边,一位村民用桶子从井里打上水来洗碗,另一位则在洗菜。映入眼帘的情景,像是在办酒席。
一会儿工夫,大家已做好一锅香喷喷的米饭、一锅黑木耳炒鸡肉,分别用大盆盛好,并继续张罗饭菜。整个庭院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受洪灾的影响,全村近600名受灾群众的一日三餐,全部在这里一站式安排妥当。
已经是中午12时,小朋友们秩序井然排成一队,集中领取可口的饭菜。10岁的小茜几天来一直都在这个安置点里吃住,接到热腾腾的饭菜,她吃得很是开心。黄瓜、萝卜、鸡肉、猪肉……安置点的菜单,每天变了好几种花样。为照顾四、五里地外的受灾群众,村里还专门安排了几位大嫂,一到饭点就挑着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大家伙儿手中,保证每个受灾村民有饭吃。
年近七旬的村民王大爷见来了客人,忍不住说出藏在心里3天的“秘密”:第一天来安置点的路上,他想着能够有个地方睡觉、能喝上水、吃上一元钱一包的方便面,就已经很满足了。但是到这里,他看见有矿泉水、桶装方便面和新搭的床铺、崭新的被褥,还有村民专门忙活饭菜,热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在安置点里吃着热饭睡着新铺,全身里里外外都感到暖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善理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