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小雷 通讯员 吕超 李治
在浏阳河长沙东屯渡段,国防科大与驻湘某舟桥部队日前联合举行了工程兵实兵演练。国防科大学员依托无人机平台,运用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快速处置各种特情,不到30分钟,一座200多米长的浮桥已经横锁江面。这是国防科大模拟信息化战争,加强学员实战锻炼、培养人才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艘驶向强军目标的“人才航母”,国防科大已累计为国家和军队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
为了国家利益,17次改换专业
“这是中国工程院郭桂荣院士,‘哈军工’二期学员。上世纪80年代,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他带领团队攻克目标自动识别领域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从此,我军有了自己的‘千里眼’。”
“这是中国工程院宋文骢院士,‘哈军工’三期学员,歼十总设计师”……
在国防科大校史馆,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壮丽的人才画卷。
1953年9月1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府、国防科大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北国冰城哈尔滨诞生。
学院首任院长兼政委陈赓,带领首届党委班子,牢记培养“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使“哈军工”成为“培养千万个过硬的军事工程师的熔炉”,十几年间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1.2万名国防和军队建设急需人才。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在主控台按下这惊天一爆关键按钮的,就是学院毕业的第6期学员韩云梯。
上世纪70年代末,面对改革开放大潮和科学技术的春天,学校确立了“为国防尖端技术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使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向着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高地迈进。
超级计算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领域。“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计算机!”1978年,邓小平同志把研制巨型计算机的任务交给国防科大时,振聋发聩。
以慈云桂教授为代表的科研人员为国受命。仅用5年时间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从“银河”到“天河”,从“天河一号”到“天河二号”,国防科大逐梦超级计算世界之巅的脚步从来没有停过。
进入世纪之交,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培养人才始终坚持“与国家需求相一致、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协调、与现代战争特点和军队建设要求相统一”。
需求变,则眼光变。学校赵伊君院士在5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先后17次改换专业和研究方向。上个世纪80年代,组织上安排他牵头负责激光技术研究。当时他年近花甲,已在核物理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的专业方向,并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术“地基”,容不得半个“蚁穴”
“考入我校的青年学员,一般都高出当地一本录取线100分以上,但即使这样,在这里毕业也绝不轻松,竞争、淘汰的巨大压力贯穿学员成长始终。”该校数模竞赛“金牌教练”吴孟达教授介绍。
从“哈军工”严谨学习、严格纪律、严肃作风、严整秩序,到国防科大的严格校风、教风、考风、学风;从学院创建之初预科教育“不过关不能升入本科”,到学校现今“不让一张文凭掺假”,严谨治教治学、夯实文化科技底蕴,一直是该校培育打赢人才的“底座工程”。
学校毕业生、正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曾令李的记忆里,他的硕士生导师、“哈军工”第12期毕业生邹逢兴教授“吹毛求疵”的教学习惯让他记忆深刻、感触颇深。
一次,他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时,邹老师鼓励他选择了一个部队信息化建设急需但难度很大的研究方向。经过几个月的苦熬,他将自认为很好的论文交给邹老师。一周后,当邹老师将论文反馈给他时,只见到处飘红、面目全非,邹老师对每个句式、每个术语乃至标点符号都给出了修改意见。“学术‘地基’,容不得半个‘蚁穴’!”邹老师的话语一直影响、激励、鞭策着他。
“小鸭”游进“天河”。从去年开始,该校计算机学院的23名本科生参与到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研制中。在整个研制队伍中,研究生占了近60%。
学校副教育长王正明谈及此事,一语中的:“拔尖人才离不开高端实践平台的锻造。学员只要有好的想法,我们就创造条件让他动手实践。”
“底座”稳固,方可长久不衰。据统计,近年来,国防科大学员在全国和国际学科竞赛中,累计获一等奖以上奖励317项。学校先后涌现出两弹元勋任新民、歼十总设计师宋文骢、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天河二号总设计师廖湘科、北斗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王飞雪等国家大型科学工程任务的领军人物。
600多人出国深造,100%按时回国
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985工程”惟一一所军队院校,国防科大自觉融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
“学校坚持我军特色与世界一流有机统一,不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路子。”国防科大政治委员王建伟说。
2005年12月,国防科大党委研究制定了《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与若干国内一流大学合作,建立稳定的人才引进和联合培养基地。” 2011年12月,该校党委作出了“走资源互用、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并进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路子”战略部署。
近年来,学校还实施了以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龙头、以中青年骨干为重点的“百名人才工程”,并筹资5000万元用于人才队伍建设。
国防科大与国内“985工程”一流高校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引进制度,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引进了25名优秀博士毕业生补充教员队伍,从北京大学等高校引入428名高学历文职人员承担部分基础教学任务。
为开阔视野,创建世界一流高校,学校每年定期组织赴欧洲、北美等国外一流高校,开展招聘活动。2006年以来,先后引进13名院士、9名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学校特聘教授,担当领军人物,有力助推了学科学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
1米8的个头,充满朝气的脸庞,学校“80后”海归博士刘露给人的印象是阳光、帅气。留学德国期间,刘露提前两年完成博士学业,拿到最高分。这一成绩意味着,他可以申请德国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并拥有优先加入德国国籍的权利。
然而,通过论文答辩5天后,刘露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如今,他已是国家“863”主题项目的攻关主力。近年来,国防科大先后有600多人出国攻读学位或做访问学者,他们100%按时回国,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小雷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