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30日讯(通讯员 方洁)8月26日至27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编组在岳的全国人大代表深入该市洞庭湖区,就洞庭湖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和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为全面、准确、深入了解有关情况,代表小组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长江干堤荆江门河段崩岸险情、洞庭湖区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及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洞庭湖区已初步构筑了以堤防为基础,防洪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套,电排建设和其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是我国首批6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湿地越冬鸟类种群数量稳定在10万只以上,世界上95%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60%以上的白枕鹤和鸿雁等珍稀种群在此越冬。
代表们对岳阳市近年来在洞庭湖区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和东洞庭湖湿地保护上所做的工作给予肯定,就洞庭湖区防洪保安和湿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要时刻绷紧防洪保安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只要堤防在,防洪任务就在。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好水生态环境。要尽快启动湿地保护立法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力度,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方洁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