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岳阳铁山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科学用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编辑:王娉娉 2013-09-03 09:20:1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9月2日讯(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向学建 江宁)8月底,今年第12号台风“潭美”带来强降雨,铁山灌区旱情解除。在此前长达两个月的抗旱过程中,铁山灌区各大小渠道细水长流,农民用水户协会实行上下游有序轮灌,确保了灌区农田“熬”出了头。

  铁山灌区以新墙河上游铁山水库为骨干水源,控灌5个县(市、区)的85.41万亩耕地,灌区2条长87公里的总干渠集中引水,其下连接的7条105公里长的分干渠、74条611.6公里长的支渠,以及数以千条计的斗渠、支渠、毛渠,使铁山灌区成为“长藤结瓜式”的灌区。

  2011年,省水利厅将铁山灌区列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试点区,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铁山灌区管理局在改造末级渠系的同时,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由农民用水户自愿参加、自我管理,推行“输水到户、收费到户,水价公开、灌溉面积和实用水量公开、协会账目公开”的“两到户、三公开”制度,将渠系工程的“千根线”串成了“一根针”。

  今年大旱中,在铁山灌区管理局指导下,饶港等4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坚持“早放水、放小水、放好水”。“早放水”:在干旱高峰到来之前,先把中上游的山塘灌满水,能够放山塘水的农田坚决不从渠道放水,尽量把水压到下游和尾端,实行上下游及山塘水库的有序轮灌。“放小水”:灌区与协会根据用水需求,及时调整渠首闸门大小,一改以往“上游水飘飘、下游干焦焦”的局面。“放好水”:由农民用水户协会“一把锄头管水”,协会负责人统一调度,各组管水员配水,其他村民未经允许不准从渠道分水。

  尽管今年大旱,但铁山灌区内农业灌溉情势相对较好。在“潭美”带来降雨前,铁山水库还有2.6亿立方米的可调节水量,保证了岳阳市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柳德新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