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沅陵县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百村工程”纪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娜 史明华 朱跃军 编辑:王娉娉 2013-09-10 09:00:48
时刻新闻
—分享—

  沅陵县委书记刘志良(右三)在太常乡调研人口计生“百村工程”工作时,认真听取群众意见。 郑佳 摄

沅陵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龚琪(中)深入肖家桥乡调研基层计生工作。陆丹 摄

沅陵县开展计生科技下乡活动。(资料图片)

  李娜 史明华 朱跃军

  “卢专干,许家湾组的宋文英已经主动落实了人流补救措施。”8月27日,沅陵县明溪口镇明溪口村计生专干卢国英接到该村广东计生联络站联络员田易新打来的电话,让她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原来,该村已婚育龄妇女宋文英在广东务工期间,政策外怀孕二胎,村联络员田易新一边向村里报告,一边多次上门做她工作,终于让宋文英落实了补救措施。

  这是沅陵县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百村工程”的一个实例。近年来,沅陵县以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为突破口,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工作机制,强力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百村工程”,使人口计生工作呈现出由传统的强制监管为主,转变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主的喜人局面。

  探索前行

  沅陵,全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497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6.7万,已婚育龄妇女13.5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大,计生工作日益复杂。特别是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流动性大,导致人口计生形势日益严峻。该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中计生家庭占到了42%以上。要这些人员每季度都回家落实育龄妇女“三查”服务等措施不现实,计生部门面临着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土办法不敢用的尴尬境地。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坚持群众路线,夯实基层基础,是做好新形势下计生工作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该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完成全县497个村(居)计生群众自治推进工作,坚持每年完成100个村,以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人口计生群众自治模式。

  制定“村计生章程”和签订“诚信计生合同”是沅陵县创新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的主要内容。即育龄群众与村委会双方签约,约定村委会负责为已婚育龄群众联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育龄群众应该享受的各项权益,而已婚育龄群众则自愿承诺按政策规定实行计划生育,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

  官庄镇塘虎坪村在村计生章程和村诚信计生合同制定过程中,先由村委会牵头起草章程初稿,提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然后印发各家各户,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多次进行修改,最后形成章程修订稿,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确保了章程的合法性、民主性和操作性。目前,全县已有201个村制定了计生章程,54597名计生对象与村委会签订了诚信计生合同。

  “计生联络员制度好。”在新疆打工,刚刚回村休假的育龄妇女罗菊花深有感触地告诉我们,村计生联络员与当地计生机构联系,组织他们按规定落实计生措施,不仅花钱少而且时间集中,很人性化。目前,该县在怀化、长沙、广东、新疆等地设立计生联络站 200余个,选派计生联络员200 余人,先后为计生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 3000 人次。

  育龄妇女刘霞签订“诚信计生合同”以后,村委会主动帮她办理生育证,及时带她到乡卫生院妇检,得知了她家想从事茶叶加工项目后,替她到县、乡衔接办理证照,还帮她争取到了奖、扶政策。如今她家注册的湘瑞健茶社已经顺利开业,年收入达20余万元,刘霞笑眯眯地说:“签订诚信计生合同后,不仅享受了国家的奖扶政策,还得到了县政府的扶助,在社保方面也有优惠,日子真是越过越开心。”

  强力推进

  9月的沅陵,秋风拂面,生机盎然。穿行在这片素称“湘西门户”、“南天锁钥”的热土上,一股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百村工程”的新风扑面而来。

  在官庄镇沐濯甫村,一栋整洁靓丽的楼房映入眼帘,屋旁十分显眼的计生宣传墙报、计生政策村务公开等,让我们感受到了该县乡村计生文化的浓浓氛围。为了落实村级人口计生阵地建设,让村务公开和阳光计生成为全村家喻户晓的大政方针,该村筹资5万多元修建了这个人口计生工作室。如今,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的计划生育问题,不仅在这里公开公示,而且,村干部有专人值班,村民可以随时来这里了解、咨询政策或投诉举报。

  该县出台了《沅陵县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群众自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计生群众自治工作的领导,强力推进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百村工程”。投入1060万元,对首批100个村实行了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乡镇计生服务所和村计生服务室进行整改、新建或扩建。

  为提高计生专干待遇,解决过去村组计生专干管理松散、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该县将组级指导员待遇由过去的每月5元提高到50元。按照人员不少、报酬不减、工作任务和标准不降的“三不”原则整合村级计生组织网络,把育龄妇女小组与协会会员小组合二为一,形成了以“会长—理事—专职副会长—秘书长—会员小组长—会员—会员骨干联系户”为主的计生群众工作网络。将村级计生专干工资纳入县财政统发,村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每月报酬不低于100元,协会小组长报酬每月不低于50元。

  将基层计生群众自治纳入全县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在人口目标责任制考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创建活动及有关项目经费上予以倾斜,引导基层加大推进力度。积极协调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将其融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等工作,从新农合、新农保、新民居建设等民生政策方面提供支持。

  同时,利用宣传标语、公开栏、节庆活动大力宣传计生政策,认真开展好协会“5·29”“两为两争”、“星级评比”、“7·11”世界人口日、“12·1”预防艾滋病、计生“三结合”项目等公开奖励兑现活动。大力开展“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乡”创建,明确每年从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中统筹2%,作为计生群众自治工作专项经费,对验收达标的群众自治合格村(示范村、模范村)以奖代补村级经费。

  坚持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确保奖扶、特扶和独生子女保健费、主动放弃再生育对象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及时到位。同时,制定了计生利导本土政策,加大对领证独生子女户、两女结扎户、“特扶”和“五关怀”对象的关怀力度。县财政足额预算独生子女保健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特别扶助金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患者生活补助县级配套资金并及时发放到位。

  此外,分配集体经济收益和征地补偿费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额。并出台政策,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两女结扎家庭、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特别家庭和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家庭按最低标准交纳一人、连续交纳15年的“新农保”社会统筹费,乡镇从社会抚养费安排一定资金配套解决一人的农保社会统筹费。仅此一项,该县受益群众达1.3万户,2.6万人,县乡投入的资金达260万元。

  今年,该县还决定每年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8%作为生育关怀专项资金,县人社局出台了《关于对城镇居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住院优惠补贴的通知》,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计划生育家庭户,在住院期间除正常报销部分外,另按其可报销医疗费用的5%进行补贴。

  暖流涌动

  “百村工程”催开了计生事业之花,“人口关怀”暖流涌动在沅水河畔。

  “计生干部和我们心连心,奖扶优惠政策好。”马底驿乡白雾坪村“两女户”谢元姣深情地说,“现在计生干部处处关怀计划我们生育家庭。”原来,他们家平时一家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长女胡业敏考入大学后,全家人为学费发了愁。得知这个情况后, 村计生专干王春英及时把计生家庭子女高考录取后的奖励资助学费送到了他们家。

  借母溪乡拖鱼溪村独生子女户周丰海 ,家里的危房时时困扰着他们夫妇。乡计生办上门得知情况后,马上告诉他利用计生家庭优惠政策办理相关手续,又帮他落实了计生困难家庭帮扶资金,让他盖起了新房。

  据了解,近年来,该县为计生困难家庭拓宽帮扶渠道,在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合作医疗等方面给予计生家庭倾斜照顾,对2925户农村计生家庭全部免缴了33.825万元的参合资金;发放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救助金47人7.1万元。

  走进沅陵镇落仙处村人口计生文化学校,3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里,整齐摆放着十几套桌椅,靠墙书柜里存放了许多计生、农业经济方面的书籍、杂志。村计生专干无不自豪地说:“我们不仅每个月的计生对象学习长期坚持下来了,平时村里的媳妇们也都愿意来坐坐,不管是了解计生政策还是相互交流,这里已经是我们村经济文化中心!”

  目前,计协指导,党员上阵、育龄群众参加,家家知道计生政策,人人关注人口计生工作在沅陵初成风气。

  沅水河畔囯策颂,“百村工程”春潮涌。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全生伟表示:“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有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随着人口计生群众自治‘百村工程’的逐步推进,沅陵县人口计生事业将继续为建设幸福沅陵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娜 史明华 朱跃军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