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从长沙雨花区看教育信息化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姚学文 编辑:王娉娉 2013-09-17 09:04:2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姚学文 通讯员 朱移生 罗志群

  用电脑备课方便、快捷,但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规定,凡教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必须手写教案。

  为什么如此规定?该校校长邹硕解释,这是为了让教师有个钻研教材、创作教案的过程。“凡事都有两面性。教育信息化技术是教育教学的好手段,但对于一些不太愿意动脑筋的教师而言,下载、粘贴、剪裁,一份教案很快就出来了。这对教师业务成长不利。”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信息化对教育发展,是机遇,更是挑战。

  9月12日,前来雨花区调研的中央电教馆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庆贵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手段,信息化运用得好,必将对教育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运用得不好,就会阻碍教育的发展。”

  信息化技术不是“万能药”

  “陈庆贵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值得我们好好琢磨。”雅礼雨花学校校长吴汉波感同身受。

  吴汉波就亲身体验了教育信息化技术运用,从困惑走向明朗的过程。

  在2010年到雅礼雨花学校担任校长前,吴汉波先后担任雅礼中学物理教师和主管教务工作的中层干部、南雅中学副校长。这10余年,正是教育信息化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004年,南雅中学各教学班全部配备了“电脑+电视”的“班班通”,数字技术替代模拟技术走进了课堂。

  “刚开始,习惯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师,对‘电脑+电视’的新型教学技术并不买账,很多人不愿意用。”吴汉波说,“为此,学校采取强化培训、与评先评优挂钩等手段,‘逼’着大家使用。”经过一年时间的磨合,这一技术手段,才逐渐被教师们使用。

  后来,吴汉波发现,教师在使用这一现代化技术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把信息化技术当成“万能药”:备课,课件一下载就完事;上课,从头到尾放电视。

  “教师一走进教室,把窗帘一拉,一台电视放到底。”吴汉波回忆说,“整堂课,教师不讲一句话,没有一句板书。‘人灌’变成了‘机灌’。这显然是错误的。”发现问题之后,学校立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有了以往的经验教训,雅礼雨花学校2010年成立后,避免了走弯路。这告诉我们,信息化技术不是‘万能药’,不能滥用,必须合理使用。”吴汉波说。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丢

  信息化技术怎样才能做到合理使用呢?

  “关键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丢。”吴汉波说,“信息化技术再好,毕竟是辅助手段。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导。”

  “提高教育质量,首先是向课堂要效益。这就要看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如何传授给学生。”井圭路小学校长肖陈慧表达了相同的观点,“面对海量信息,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必须要从中选出最简洁、最有用的信息。同时,还要努力选取最有效的传输手段。”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写字时,最难的就是不知道笔顺。教师用粉笔教,又常常被手挡住,孩子们看不清。利用电脑渐变技术,容易让孩子们看清楚。诗歌从字数上讲,常常只有几句话,但韵味很丰富。语文教学中,诗歌不太好教,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诗歌中的内涵,孩子们容易理解多了。孩子们对汉字理解是难点,特别是一些形声字,难以弄懂,但通过电脑慢技术的演示,孩子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说起教育信息化的好,枫树山大桥小学的语文教师贺未料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但贺未料也坦承,信息化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因素也不可低估。诸如,电脑辐射的影响,患近视眼学生的增加;电脑普及后,师生写字能力的下降等。

  “信息化并不只是‘甜蜜的回忆’,还有不少‘不堪回首的往事’。”稻田中学副校长刘翔贵说,“学习效果与学生的自觉性紧密相关。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一搜,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作业是完成了,但没有记到脑子里面去。电脑的高速、快捷,还容易引发浮躁心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师生们在充分感受现代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好处时,也意识到其中的负面因素。“要避免负面因素泛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刘翔贵说。

  提高驾驭课堂本领

  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

  首先,在观念上对教育信息化有个正确认识。正如肖陈慧所说,既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也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既要意识到信息化“不可抗拒,悄无声息”,也要防止陷入“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误区。

  吴汉波对此也有同感。他说,对信息化技术一定要一分为二看待,它不可能替代一切。他举例说,在物理和化学试验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演示一些我们不能做的实验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人工实验就可以不做。“其实,该人工做的实验,还是人工做好。一是,人工做慢些,学生看得更清楚;二是,通过教师的人工演示,更可以起到传递实验技巧和方法的作用;三是,教师人工实验做得好,更有利于树立威信。”吴汉波说。

  其次,要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本领。有一次,吴汉波听了一位语文教师的课。这位教师说到了“左将军”一词,马上有学生提问“左将军是什么”。教师只回答“是一个职务”,便匆匆了事。吴汉波感觉“很不过瘾”。“如果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下中国古代军队官衔的排序,效果就好多了。”吴汉波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姚学文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