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星城科学讲堂开讲 中科院专家揭卫星遥感神秘面纱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敏 编辑:高芹 2013-09-21 09:39:16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 朱敏 实习生 周雅如

  火焰山是什么样子?伪装网能识别吗?美国的沙漠里有什么?一个个有趣的问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瞬间拉近了卫星遥感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科协主办,市图书馆、开福区委宣传部、开福区教育局、北雅中学承办的“书香长沙·星城科学讲堂”开福区专场讲座开讲,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究员潘习哲讲述《航天遥感改变我们的生活》,深入浅出地揭开了卫星遥感的神秘面纱。

  能力强 在太空能看到街上车牌

  鸟巢一根根交错的钢梁、中东战争中夜间的军队调动、燃烧着的地下煤层……当你看到卫星自太空拍摄的一幅幅清晰图像,你一定好奇,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这都是因为一系列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潘习哲回答。

  “人类发射了6000多颗人造卫星,按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通讯与导航定位类,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定位(GPS)卫星等;二是遥感类,包括地球资源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侦察卫星、测绘卫星、环境卫星、预警卫星等;三是科学类,包括天文卫星、哈勃太空望远镜等。”潘习哲介绍,遥感就是远距离探测,根据分辨率的不同,卫星遥感能看到的影像迥异。

  千米级分辨率可观测大陆漂移、洋流和自然地带,百米级可识别土地类型,50米以下能分清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观测道路、河流、森林火灾,10米以下能看到居民楼,0.5到1米可看到车辆、行人,0.1米能看到车牌、人脸等。

  “通俗地说,卫星遥感用高敏锐的光电器件看清了遥远的东西。”潘习哲说,耕地是否被乱占,森林是否被盗伐,江河、湖泊、海洋是否被污染,水灾、林火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等,都能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卫星遥感就像藏在我们身边的眼睛,一丝不苟地帮助我们看护地球家园。”

  用途广 可应用于公共生活

  “在现代战争中,卫星遥感不但可以进行有效的战略战术侦察,还是精准打击、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潘习哲以两次海湾战争举例说,从发现目标到实施远程打击,1991年爆发的第一次海湾战争要3天,2003年爆发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则只需几分钟;在武器使用方面,GPS制导武器占整个精确制导武器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10%激增到2003年的98%,精确制导炸弹达19000枚。

  如今,数以千计的卫星载着先进的设备对地球进行全面的动态监测。卫星遥感还将应用于公共生活、精细农业、物联网、国防等更多领域。“无论是交通、旅游、公安、文物,农作物浇水、施肥、洒药,还是购物、仓储、物流,数字战区、战场仿真、指挥决策等,卫星遥感都将获得广泛应用,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综合国力、21世纪高科技竞争作出贡献。”谈及卫星遥感的明天,潘习哲信心满满。

  【人物名片】潘习哲,中科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究员,退休前任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是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卫星)地面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参加了我国第一座遥感卫星地面站从筹备、建设到运行,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曾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敏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