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待客人
——记长沙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刘奇秀
本报记者 荆彩
一年出团20多次,每次至少一周,长沙国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导游刘奇秀,大四时就考下了英语导游证。她喜欢看不同的风景,见不同的人,这样让她有存在感和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责任心
见到刘奇秀时,她刚结束一个衡阳团的8天台湾行,脸上还略带疲色。她这次带的团有点特殊,团员由16位50至70岁的人士组成,最年轻的1962年出生,最年长的1938年出生。
“带这样一个年龄层次偏大的团,你不担心么?途中有可能面临更多的突发状况?”
“做导游,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刘奇秀说,“到台湾的第四天,凌晨1点多,突然有客人来敲我房门,说另一位客人不舒服,我赶紧跟过去看,发现一位59岁的客人出现了冒汗、呼吸困难等症状。送到饭店附近的医院就诊后,发现客人肺部积水严重且伴有心脏血管堵塞的症状。由于当时去的医院规模较小,又连夜转到了高雄的大医院。期间,两家医院都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手术从凌晨两点多做到五点多,我眼睛都没合过。”
随后的几天,刘奇秀将剩下的行程交给另一位导游,自己每天在医院照顾这位客人,“在台湾他人生地不熟,我在医院买买饭,陪他聊聊天也好。”长沙国旅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马昕说:“刘奇秀能视客人如亲人,正是作为服务人员所需要的素质。而且她还特别能吃苦,游客对她的评价都不错。”
团队需要信任感
“一年跑20多次台湾,不觉得再美的景色也看腻了么?”
刘奇秀说每次见到的都是不同的人,每次的心境也不一样,并不觉得腻。有一次行程到阿里山时,因为当地下雨景区封山,有的客人觉得不进景区亏了,坚持要前往。刘奇秀急哭了。旅游团里其他客人见状,纷纷站出来说出门旅行安全最重要,景区外已经提示下雨天易发生滑坡等灾害,并表示他们都不去。刘奇秀说这样的事件后来她又遇到了几次,游客能支持她的工作让她很感动。
一转眼,做导游已经快3年了。刘奇秀感慨,提高游客团队意识,增强游客之间、游客和导游之间的信任感、依赖感,让大家时时感受到临时大家庭的温暖,可以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文明导游有示范效应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以及个人的素养问题,旅游时确有一些客人有不文明行为。
刘奇秀说,一些旅客不讲秩序,喜欢“抢”,出入关抢、上飞机抢、景点拍照抢、拿房卡抢、坐电梯抢……这些旅客的习惯,可能是长期养成的,很难短时间改掉,作为一名合格导游,就要做出榜样,引导游客讲秩序、讲文明。
还有一些不文明行为,是游客对当地生活习俗不太了解。譬如大声说话,在家里可能就是一个生活习惯,但在别人眼里就成了大声喧哗,很不文明。对于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重在提醒,用自己的文明行为感染游客。
“导游就是一名服务人员,除了责任心以外,态度最重要,无论是对客人的态度,还是对工作的态度。”刘奇秀说这是她做了近3年导游的心得。
■记者感言:
视客人如亲人,是服务的最高境界,一个入行不到3年的小姑娘,不只口中说到,而且行动做到,说明旅游业正逐步规范。《旅游法》出台,重击了“黑导游”,为旅游行业带来新风,新景象值得期待。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荆彩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