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文韬 乔伊蕾 白培生
通讯员 谭家胜
今年1至8月,郴州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39.3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居全省第一。在上半年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意调查中排名第一。
数字,不但反映了郴州的快速发展,也蕴含着干部作风的转变:近两年来,郴州市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大整顿、把优化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发展催生了强大动力。
作风大整顿,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7年前的郴州系列腐败案,曾使郴州“名声在外”,经济社会发展一时陷入低谷。
“系列腐败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还是作风问题。”痛定思痛,深入剖析,之后的历届郴州市委班子始终把作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各项工作的推进。
几年的励精图治,郴州经济社会发展来势好,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省第一方阵,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经济活了、城市美了、环境好了,在大好形势面前最容易放松思想,滋生不良习气。
2012年,针对当时工作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政令不畅、纪律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力、正气不足、为政不廉等“七不”问题,以及在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存在的“索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在岗不在状态”等“衙门”顽疾,郴州市全面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出台“五个一律免职”规定,即凡利用工作之便“索拿卡要”、参与赌博、醉酒驾驶、违反规定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以及上班时间打牌、下棋、打麻将、炒股、玩电游或到歌舞厅、洗浴场所休闲娱乐的,一律免职。
当年,在这场被称为郴州“史上最严的治吏风暴”中,有2229名干部因触及“高压线”被问责,105名干部被免职,干部作风得到较大改观。
2012年,在省里的考核中,郴州市党风廉政、社会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在全省排名数一数二,经济增长排名第二,绩效考核第一。
“我们既不能长期背负历史的‘包袱’,也不能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认为,作风整顿不能紧一阵、松一阵,而要坚持下来,严厉下去,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让自律成为习惯,并最终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今年是郴州“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的关键之年。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虽然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发展环境与企业的期盼还有差距。企业“最急的是办事难,最烦的是部门‘三乱’,最愁的是阻工闹事,最怕的是政策不稳”。
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今年作风大整顿的重点来抓,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执行力,实现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环境大优化。
一些“中招”的干部,到处托关系、找门路也不管用
一名乡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浏览电脑里的不雅视频,拿着摄像机的纪委暗访人员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当暗访人员要求查看他的网页浏览记录时,这名干部一把抱起电脑往外冲,躲进旁侧一栋大楼里,再不肯出来。
这是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今年4月11日播出的一组镜头。这期节目的大多数素材,选自郴州市纪委今年3月的一组暗访视频。
暗访刚一结束,纪委立即热闹起来。一些“中招”的干部,到处托关系、找门路,试图求情。后来发现,即便找到了市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也不管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状态,就只能是‘踏石无印轻飘飘’、‘抓铁无痕软绵绵’,既做不好工作,更可能误国误民。”郴州市纪委副书记李小华说。
畅通投诉渠道、坚持明查暗访……郴州市多管齐下,以监督问责推动作风整顿的落实。划定问责“红线”,在去年出台“五个一律免职”的基础上,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出“五个严禁”规定:严禁超限审批,严禁违规有偿服务,严禁索拿卡要,严禁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严禁损害项目施工环境。
今年2月28日,汝城县科协党组书记朱某在酒店为母亲做寿。接到群众投诉后,当地作风办立即展开调查,发现朱某邀请了所联系高速公路5个标段的施工单位和单位同事,收到非亲属礼金5800元。根据相关规定,汝城县对朱某给予通报批评,将其收到的非亲属礼金收缴并上缴县财政,免除其职务,并扣县科协2013年综合绩效考核0.1分。
截至9月26日,郴州市今年来共受理投诉904件,其中市作风办受理投诉588件,已办结647件,满意率为88.56%。截至8月底,问责867人,其中免职56人。
作风转变,推动经济环境明显改善
“过去,我们这里用电一直是企业发展瓶颈。没想到,跟来访的干部反映后,几天就有了回音。”在位于苏仙区的湖南省加工工业园采访时,许多企业主谈起园区的发展环境时如是说。
今年来,郴州市共抽派各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2936多人组成706个工作队,深入366个村组(社区)、340家企业,筹措帮扶资金16957.4万元,解决民生、新农村、信访、企业改制等方面问题1131件。
乱收费是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但如今,郴州各园区企业都有了一张由物价部门发放的企业交费登记卡,上面收费项目、文件依据、收费标准等一目了然。各收费单位向企业收费时,必须按合法收费文件设立的收费项目和核定的收费标准,在登记卡上逐项填写,否则,企业有权拒交,并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有了这张“护身符”,乱收费现象基本杜绝。
郴州重新修订完善全市省级产业园区收费优惠政策。调整后的省级产业园区收费优惠项目共61项,对比原政策规定的39个优惠项目,新增了22项,预计可为全市省级产业园区减轻负担达5000万元。
嘉禾县税务部门针对纳税人普遍反映的“两边跑、两头找”的问题,推行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新模式,大大节省了办税时间,方便了纳税人;永兴县出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系列规定,把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30多种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向13名顶风作案的当事人开出了“罚单”;汝城县投入70多万元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本县建设工程类交易、政府采购、产权交易项目等纳入中心交易,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桂东县为62个重点建设项目建立了“项目保姆”制度,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贴心服务。
政清人觉晓,春暖燕知归。6月27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对郴州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改进工作作风规定情况作出如下评价:“郴州市抓作风建设决心大、措施硬、效果实,攻坚克难的精神好,令行禁止的要求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刘文韬 乔伊蕾 白培生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