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岳冠文 实习生 敬小芳)政府出资投资项目的审批、新增出租车运力审批、食品农产品等行业环评审批……今后,这些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直接向长沙下放!昨日,长沙市召开省向长沙下放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部署会要求,市级相应部门要确保下放权限承接到位,及时向社会公布本部门承接的权限事项,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中心受理、办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泽珲出席。
10月14日召开的省委常委办公会议,明确了4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长沙。据介绍,本次下放的45项省级权限事项中,行政许可事项2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3项,其他管理事项18项。其中直接下放的事项有28项,委托下放的事项有17项。涉及发改、工信、住建、司法、财政、人社、国土、交通、水务、农业、林业、卫生等多个部门和单位。会议要求,各承接部门应完成对承接权限事项的梳理规范工作,并通过部门公告、单位网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本部门承接下放权限事项,以及该权限事项的办理机构、办理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具体内容,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并且在下放的权限事项中,属于审批事项和年检事项的,经梳理规范后,必须全面、及时地纳入到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中进行受理、办理,不得进行“体外循环”。年底,市纪委优化效能办将对有关承接事项进入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运行的情况进行督查。
与此同时,承接省里授权后,长沙市也在着手给区县(市)、中介组织和企业放权。目前市政府办公厅已经向各区县(市)下发通知,正在收集各区县(市)的要求、建议以及放权事项。
陈泽珲指出,这次省委、省政府向长沙市下放的4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力度之大、项目之多,前所未有,表明省委、省政府对长沙发展特别重视、格外支持、充满期待,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权力也意味着责任,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把工作做细。一要“接好权”。相关部门要主动上门搞好对接,确保平稳运行。不能因为对接不到位、落实不及时影响工作的运行和项目的推进。对下放的权限要分类理清、分头接收、分项配套,要迅速制定和完善政策配套、运行流程、业务办理等方面的机制、办法,确保高效实施、确保平稳过渡、确保企业和群众受益。二要“用好权”。受多大的权,就要担多大的责。要科学、有效地用权,发挥更好的作用和最大的效应。要抓好对外的宣传、流程的优化、职能的明确、改革的配套,不但要让企业和群众知晓哪些权限已经下放到长沙市,今后找谁办、怎么办,不能让权限空转,出现管理脱节和漏洞,还要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使之提速提效50%。三要“放好权”。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项目审批和建设速度,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对区县(市)、中介组织、企业的放权要明确范围、把握节奏,加大力度。只要有利于发展大局、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有利于群众办事方便,就要做到能减的尽量减、能放的尽量放、能转的尽快转。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冠文 敬小芳
编辑:刘飞越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