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园区建设: 因地制宜强实体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高芹 2013-10-21 09:12:55
时刻新闻
—分享—

  贺 威 段云行

  娄星区是娄底市唯一的市辖区,是娄底的中心城区,近些年来,由于建设需要,区划和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区里很多职能上交。但是,区委、区政府没有躲在大树下乘凉,而是千方百计发挥主动性,通过园区建设,再一次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着力点,将园区建设搞得风生水起,2年多的时间,已聚集企业60多家,走出了一条在服务中做活发展文章的“建园”新路。

  突出规划谋长远

  娄星工业集中区选址高溪,考虑到了高溪已有的工业基础,上世纪90年代,这里就是全国闻名的红旗社区,虽然期间一度沉寂,但随着娄底城市的扩展,城乡结合部、企业插花地的特征更加明显,发展的区位更加突出,因此,娄星北部工业园圈定在高溪附近安营扎寨。按照“一轴两翼三心两组团”的空间布局落棋,包括核心区、高溪工业园、双江城乡建设统筹区。

  2012年3月,园区规划范围确定。总规划面积48.66平方公里,分为起步区、拓展区和远景发展区。其中起步区8.2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机械制造配套产业集群、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集群;拓展区17.82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电子信息、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商贸物流产业;远景发展区22.58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现代服务业和商业地产。按照“三园两基地一走廊”的功能分区,建设机械制造配套产业园、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园、轻工产业园;涟钢周边失地农民再就业产业发展基地和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及娄涟工业走廊。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交通、服务等各项城市功能。

  今年5月,娄底市大规委会研究审议通过了娄星工业集中区总体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依照规划,工业园将在娄底城市西部打造工业集中发展的新平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市化示范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工业化样板区,低碳环保的两型社会建设先导区。

  创新制度巧拆迁

  搞开发,征地拆迁是绕不过的弯子。娄星工业集中区在推进征地拆迁、加快项目落地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入股和银行贷款”的筹资方式,整合集体闲散资产、资金和拆迁户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征地拆迁工作采取“土地入股、长期分红”的办法,积极稳妥征用农村集体土地300多亩。

  以高溪社区为例,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以社区的名义向居民征土地,土地征用款一部分作为集体股份投向涟钢,另一部分作为集体经济的资本金用于园区的厂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可以按自愿的原则,选择将征地款是否用于集体经济的资本金。

  对于社区居民来讲,土地所有权还是社区集体的,只不过现在土地上不是种的水稻、高粱、玉米等作物,而是能产生更大效益的工业产品。用自己的钱投资厂房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就相当于给水稻、高粱管理、施肥的付出,工业产品的收益自己也能分享,何乐而不为?

  对于企业主来说,避免了征地、拆迁的矛盾,建厂房的事也不用操心,只管全力生产就意味着效益。高溪工业园区建设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0万元的投入撬动了4亿元的投资,第一年就建成标准厂房11万平方米,5家产值过亿的企业投产。

  减少征拆矛盾,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推广这种模式,娄星区工业集中区快速引进了一批规模企业入园创业,为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壮大区域财源、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整合资源优选商

  去年7月,生产蜂巢芯底板、硅酸钙板、家具靠板及天花板吊顶的高盛板业在娄星工业集中区投产。这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五项实用新型专利,集研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企业,投产当年就实现销售收入7582万元,利税2044万元。

  为实现工业园区后发赶超,娄星区确定了“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聚集项目作为招商重点,初步形成以钢铁深加工产业为主导、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招商战略。区里成立了入园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对入园项目集中评审,严把项目关。园区积极拓展招商思路,逐步完善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园区倡导“择商选资”理念,为确保引进环境污染少、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

  通过树立“亲商安商”理念,园区管委会增强一站式服务功能等途径,初步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体系,为项目培植、企业发展营造环境。高盛板业从入驻之初就享受到了这些优质服务,项目引进到征地拆迁、厂房建设、设备安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2012年还被列入娄底市委、市政府重点帮扶企业。

  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建发展,园区集聚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园区内现有企业61家,签约引进了龙腾机械制造产业园、娄底高盛板业、年处理50万吨再生资源集散加工市场、金联商用车工程机械商贸物流园、富厚酒业年产6000吨白酒生产线等8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和主要增长极。

  加快运作筹资金

  资金供应直接关系园区建设速度。千方百计为园区发展筹措资金,娄星区积累了一套适合自身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娄星区认真领会和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密切关注国家、省、市政策性资金的新动向,积极申报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今年初,就娄星区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等39个项目向省、市发改委提交了《关于请求重点支持娄星区2013年度项目建设补助资金的报告》。

  创新投融资模式,采取BT或BOT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力加快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政银企合作对接,组织召开了娄星区政银企对接座谈会,推介和帮助企业融资。与娄底建设银行进行了深入的对接洽谈,达成了共识。建设银行拟就园区道路、标准厂房建设等项目提供贷款资金8亿元。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组建了娄星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娄星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的融资平台,加快土地报批运作,迅速开展融资业务。充分利用城乡投这一投融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市银信部门的对接,争取银行融资。今年,申报国家开发银行保障房建设贷款1.6亿元,并与省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投资公司达成4亿元投资意向;同时积极运用BT、BOT模式,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融资。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