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委书记周杏武与“廉政义工”代表座谈
陶小爱 张 磊 李志杰
同升街道的金井社区筹委会一个开发项目,村民连续三次上访省政府,成为去年冬天雨花区最头痛的事。
这个62亩地的生产安置开发项目,早在2010年时,就已与一家开发公司谈定,保证金也交了。所有手续履行到位,村民代表大会也举手通过。2011年12月,市国土局一个新规定,村民拆迁“两安”地开发,需2/3的村民签字,项目因此退回村上。没想到,村民们说:“这个项目,我不知道。”
一场风波,由此引发。
这场风波,引起雨花区区委、区政府的深思:基层行政、廉政必须充分依靠群众,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干群互动,干群拧成一股绳,方才有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力量。
廉政义工,是雨花区依靠群众促廉的一大创举。
廉政义工,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报酬、协助开展廉政工作的志愿者。自去年4月20日,黎托街道首批招募了40名“廉政义工”以来,这支基层干部廉洁履职的“身边监督人”已发展到了490余人,制定了管理办法,成立了理事机构并下设组类,建立了“新陈代谢”机制,并设计制作了以“莲花”图案为标识的廉政队旗、服饰,还设立了廉政义工工作室。
“廉政义工”既是各级纪委监督党员干部的“千里眼”、“顺风耳”,他们收集的党风廉政信息可搭“廉政直通车”,直接向区、街、社区纪检组织反映,同时,也是基层干部决策的“宣讲员”,群众工作的“协调员”,干群关系的“联络员”。
雨花亭街道所辖区域内有3个开发面积最大的村,城市浪潮在这里荡漾,城中之村变成一块富得流油的宝地。劳动路有一栋私房,3000平方米的建筑,只有200平方米属合法建筑,按政府补偿仅100万元,而房屋一年的租金就到了70万元。
土地的积差,造成了拆迁难以攻破的“碉堡”。
破冰之旅——归功“廉政义工”。街道在难度最大的自然村,聘请了3名由群众自选的“廉政义工”,请他们担任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监督员,一周一次到土地巡查。廉政义工现场督察,证明了街道干部的清白,也证明了保障房质量的可靠。谣言不攻自破,污水得以清洗,群众对立情绪消除,第一栋房屋倒地后,拆迁势如破竹。
雨花亭街道工委书记杜剑对此感慨万千。他说:“我们磨破嘴皮,不如‘廉政义工’现身说法管用!”
发起于东塘街道、已燎燃于雨花区的党风民情观测站,又在深化“廉政义工”服务。
2012年12月24日,在省纪委的指导下,全省首个“社区党风民情观测站”在东塘街道牛婆塘社区成立。随后,全街10个社区观测站,200名观察员、民情信息员覆盖到辖区各个角落、各类群体。
党风民情观察室构筑了三个平台,即全开放的工作平台、全天候的公开平台、全覆盖的活动平台。工作平台拥有“两室一廊一吧”四个板块,即接待室、工作室、风采廊、清风书吧。所有工作平台,全部面向群众开放;公开平台上,党风民情信息及办结情况全部公开,接受公开监督;活动平台定期组织廉政义工“讲廉文、说廉事、践廉行”活动,浓厚全街廉政氛围。
三大平台,让群众真实“发声”,让党风观察员、民情信息员及时“收音”。
党风观察员、民情信息员的积极作为,犹如辖区安装了“高清电子眼”,使基层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处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监督路径的全过程、监督的全方位。
社情民意在双方反馈中,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畅通无阻传入上级部门,上级部门的决策又快速入民耳、民心。
牛婆塘居民住宅区,因高楼环绕而造成四楼以上水压不够而供水困难,1、2、3楼下水道堵塞,群众叫苦不迭。党风民情观测站向社区反映这一问题后,相关部门出马,多次协调座谈,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终于解决。
截至目前,东塘街道党风民情观测站共收集民情建设216条,收集民情建议24条,99%得到解决。
干群互动一盘棋,基层监督实现群众参与零距离。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王娉娉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