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居民将参与评定,要求社区服务对象从主要集中在特殊人群拓展至中青年在职群体等社会中坚力量
记者 朱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回归社区,社区成为居民越来越依赖的“家”,深化社区服务内涵,探索建立良性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在近日召开的社区服务品牌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长沙不但展示了新社区服务典型模式,更邀请全体市民参与到社区服务评议中来。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将覆盖全市582个城区社区。
社区活动
外来居民爱上长沙新生活
“我现在不打麻将,改打腰鼓了呢!”昨日,来自常德澧县的汪阿姨笑呵呵讲起自己的长沙新生活。她原来是常德澧县副食品公司退休的,女儿在长沙湘江世纪城买了房子后,就全家一起搬了过来。
“刚刚住到这边来的时候很不习惯,离开了几十年熟悉的环境和朋友,感到很陌生和寂寞。”汪阿姨找到了江湾社区,“我发现,社区有个360服务平台,有专门的协会,我可以加入协会参加唱歌、跳舞、乐器等各种活动,每天都很充实,还交了许多朋友。我们的腰鼓队在这一带小有名气,现在我又组织成立了社区的广场舞队,有一百多人参加。我现在住在这边都不想回去了。”
社区服务
线上指导填表,线下跑一趟当场拿证
“没想到只跑一趟就把这个证给办好了,网上虚拟社区对我们上班族太方便了。”王先生和韦小姐是一对年轻夫妻,去年刚刚住到湘江世纪城,妻子怀孕了想要办准生证,但是平常工作时间又没办法办手续,“后来听说有个‘网上世纪城’的网页,线下有社区工作人员为你办理,到时候只要到社区提交资料,当场就可以拿证。我们一试,就联络上了计生专干,线上指导我们填写好信息,今天就来领证了。”
“360平台目前主要提供免中介家政服务、免费图书借阅、空巢老人日间照料、低碳爱心淘宝屋、协会组织培育、网上世纪城、免费租赁自行车等七个方面的服务。”江湾社区主任马浩介绍,社区以“服务”二字为核心,运用“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了“江湾360”社区服务品牌,开展了个性化、专业化、便捷化的社区公益性服务项目,让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发展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现已初步形成“社区搭台、社工组织、协会唱戏、居民参与、服务完善”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
社区品牌
请居民参与评定,服务对象拓至中青年在职群体
“我们希望所有社区都能像江湾社区这样,创造出服务品牌。过去长沙的社区建设偏重硬件建设,现在我们要转变为硬软件并驾齐驱。”长沙市民政局党组书记丁文介绍,过去在社区服务对象上,更多局限于针对困难群体、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服务,而对社区其他群体,特别是中青年在职群体等社会中坚力量的关注度不高,很多服务项目也不能很好地贴合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很可能导致他们对社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社区提供服务,要把握的重点就是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在此次社区品牌创建活动中,“参与”是社区服务的第一原则。市民政局局长曹再兴说,“如果社区的一切活动没有居民的参与,那仅仅是自娱自乐。我们要通过一些平台,一些载体去实现居民更大程度的参与,如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等。”此次验收时,将采取集中座谈、走访辖区居民、问卷调查和第三方测评等方法进行评估,通过群众的声音来真实、客观、科学地反映服务品牌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成效。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编辑:高芹